邓小平的“不扰民”应是为官座右铭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7-02-17 17:42:07
 

  在纪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10周年的时候,2月12日,新浪网专门邀请了小平四位孙儿作客网聊,其中谈到晚年邓小平基本不出门的原因:主要是不愿意扰民。

  这是小平孙辈的偶然印象吗?不,种种事实证明,不扰民是邓小平一生显著特征。

  记得2004年香港的《大公报》8月8日刊出专文,探索“邓小平为什么年少离乡后就再没回来过家乡四川广安”。一个权威的解释是,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说,父亲自己不回老家,也不许我们回去。他说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这段注脚佐证邓小平孙辈的解释:“不扰民”。

  “不扰民”是小平极为鲜明的性格。记得47年前,即1960年2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考察广东佛山,当地《南方日报》《佛山日报》等报纸未作任何报道。而对接待要求,当时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给当时的佛山地委书记杜瑞芝打招呼,也只是“要备点辣椒”。其调子之低、其朴实作法令人难以忘怀。在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核心,并为改革开放建立了丰功伟绩后,在1992年南巡深圳考察民俗文化村时,“园区按原先部署不对游客开放,对外也暂停售票”。“但小平知道后,指示不要影响其他人游园,还是正常开放”。平心而言,与小平一生的丰功伟绩相比,这两件事充其量只是“芝麻事”。然而,在小平百年诞辰之际,见证者纷纷向主流媒体“曝光”,可见民众对此乐此不疲,情有独钟。两件“芝麻事”其实映照小平的伟大品格:不扰民。

  “不扰民”,使小平与人民血肉相联,“不扰民”,使人民看到了共产党的人民情结,使人民真心地接受了小平,使改革开放从胜利走向胜利。

  本来,“不扰民”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作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的是“不扰民”;解放东北、解放上海时,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体现的也是“不扰民”;胡总书记所说的“情为民所系”同样折射“不扰民”。“不扰民”使人民军队明显区别开剥削阶级的军队,“不扰民”使共产党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的政党,使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深深扎根,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

  然而,在某些地方某些基层,“不扰民”似乎成了“水过鸭背”,而扰民之事屡见不鲜。比如,社保金被挪用;某些官员下乡检查动辄车水马龙,警车开道成了时髦;强征土地野蛮拆迁更刺痛了群众的心。而在南方某些城市,群众甚为反感的是打着“疏导交通,改善治安”为名进行牵动百万民众的“禁摩”运动。近日媒体曝光云南富民林业局“独出心裁”搞的“荒山喷上绿漆搞绿化”让梨华村村民埋怨多多一事更令人闻之心酸。7名工人整整喷了45天,油漆桶都拉走一车。富民县农林局为山体“换新装”的行为被当地村民质疑为目光短视的“面子工程”。村民们批评,山头从七八年前就开办采石场。粉碎石头的机器声音很大,繁忙季节甚至要生产到凌晨,飞出的灰尘到处飘荡,弥漫在村子上空。桩桩扰民之事的背后,人们已嗅出某些基层“不扰民”传统的丢失,已看到某些基层官员群众观念的淡忘。

  而今,在小平逝世10周年之际,民众重谈小平“不扰民”的桩桩感人事,其实也在“艺术”地表示了他们的心声:扰民之事不能做,不扰民的传统要发扬。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大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不扰民”这个“座右铭”弥足珍贵。

作者: 亦 菲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