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龙海同志现任哈尔滨市消防支队道里中队战斗班长兼司机班长,一九九0年十二月入伍,入伍以来,他曾荣获二等功二次、三等功六次、优秀共产党员六次、优秀班长五次,还先后被总队和公安部评为:“省十佳消防卫士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士官”,连续三年被哈尔滨市道里区评为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曾在全省消防业务大比武中获挂钩梯第一名,并多次在支队的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参加过多次重特大火灾的扑救任务,他的事迹曾多次在省市各大报纸刊登,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刻苦训练消防基本功,做一名合格的消防兵
从穿上橄榄绿军装的那一天起,他就深深知道,为了战胜无情的火魔,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从此,这个浑身流淌着鲜族农村父辈血液的青年,就以他刚毅顽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开始了严格的训练,在训练场上,他一遍又一遍的体会每一个动作要领,有时不小心把腿磕伤了,手磨破了他全然不顾,以顽强的毅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的腿上和手上留下的块块疤痕和厚厚的老茧,是他苦练消防业务的最好见证。1993年夏天,他参加了支队集训队,准备迎战全省消防业务大会操。可是,就在即将比赛的前两天,一封电报递到了他的手上;“母病危,速归”。晚上,玄龙海手里拿着电报,这个刚强的汉子流泪了。因为他知道,父亲抗美援朝时在战场上受过伤,自6年前去世后,是有严重性风湿病的母亲供养他和弟弟长大,是母亲支持他参军,也是母亲的爱给了他强大的精神支柱,他真想立刻见到母亲。但他又仿佛看到了领导和战友们那期待的目光,他强忍着悲痛,第二天照常出现在训练场上。在大会操上,他不负众望,取得了挂钩梯第一名的好成绩。可是,当他匆匆赶到家时,母亲已永远地离开了他。
多年来,在岗位练兵中,玄龙海同志作为一名老特勤队员,有着扎实的消防业务基本功,但是他从不摆老资格,带头参加训练,克服了年龄大,身体协调性差的不利因素,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在训练场上同其它人一样摸爬滚打,而且能够耐心地给其它战士们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一遍又一遍,直到达到标准为止。1998年8月道里区地德里小区一住八楼的居民家发生火灾,由于家里只有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形势万分危急,由于该住户家防盗门异常坚固,一时打不开,房间内的火势已经突破窗户,老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紧急时刻,玄龙海突然发现走廊的窗户与阳台有三米的距离,而走廊里正好有一根5厘米见方的木方,他急中生智,用木方捅碎了阳台玻璃,把木方斜担在走廊窗户与阳台中间,在无法实施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在八楼与八楼之间,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体力,沿着木方一点一点地爬了过去,领导和战友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这是在八楼高空之上,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最后他终于爬到了楼内,打开了防盗门,同战友们一同消灭了火灾,救出里老人。同志们赞扬他:玄龙海真是浑身是胆。
二、十六载奋战火场,浓烟烈火中尽显英雄本色
十六年来,玄龙海参加灭火战斗达5000余次,每次都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在战士面前,以“我是一线战斗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抢救人民生命保护国家财产”为最大愿望,他在多次扑救重特大火灾中,充分体现出一个消防战士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本色。
2002年1月,道里区经纬街一栋三层,老式居民楼发生火灾,楼下是堆满了杂物的木棚,消防车根本无法靠近,楼上被浓烟熏呛的居民,在二楼和三楼的窗口不断挥动着手喊救命,有的居民忍受不住浓烟的熏呛,从楼上要往下跳,而且还有两个十多岁的孩子站在窗台上哭叫,情况万分危急,他背起呼吸器进入火场营救被困人员,在三楼先后救出两个十多岁的男孩和女孩,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当他再次进入二楼一个满是浓烟的房间时,火已经蔓延到走廊,他发现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躺在床上,被浓烟呛得已经奄奄一息,他把呼吸器面罩摘下来给男孩戴上,将男孩抱在怀里从浓烟中冲了出来。当孩子的父母接过安然无恙的孩子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尤其在2005年10月11日扑救道外区南三道街居民楼的火灾中,面对不断从窗口喷涌出的火舌,他丝毫没有畏惧,依然把九米拉梯竖在三楼的窗口,强行利用水枪对火势进行堵截,期间还传来煤气罐的爆炸声,而他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扑灭火灾救出被困人员,火灾终于被扑灭了,当他满脸灰尘站在战友们面前的时候,战友们没有一个不为这个火场老战士而喝彩的。
2006年1月17日凌晨,哈尔滨市道里区买卖街太阳轻工批发市场二楼发生火灾。道里中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到达火场。此时火场二楼燃烧异常猛烈,大量的浓烟向三楼、四楼窜去,玄龙海果断带领第三战斗小组利用九米拉梯深入三楼营救被困人员。当时烟雾非常浓,部分被困人员已呈昏迷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玄龙海同志凭借丰富的火场经验,在迅速组织疏散被困人员的同时,打开窗户通风排烟,并守在三楼阻止火势向上蔓延,使被困人员安全撤离火场,圆满完成了灭火救援任务。
2006年9月24日06时59分,道里区石头道街华联商厦发生大面积火灾。玄龙海和战友们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到达后发现三楼和四楼已经处在猛烈燃烧阶段,如不及时控制火势,一楼和二楼的大量财产将毁于一旦。玄龙海在大火面前毫无畏惧,他手持一支水枪,带领战斗小组冲进了火场。由于火势较大,浓烟高温致使火场内部情况十分复杂,玄龙海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紧握着水枪与战友们一次又一次把火魔压了回去,冒着楼层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玄龙海在火场楼内整整苦战了三个多小时。他带领战友们从二楼战斗到三楼,再从三楼战斗到四楼,凭着自己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作风,终于降伏了火魔,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抢险救援奋不顾身,为保护人民生命舍得一切
玄龙海不但在灭火战斗中冲锋在前,而且在完成抢险救援任务中也有着丰富的经验。2004年1月,哈西地区一个建筑工地一名30多岁的男子爬到56米高的塔吊,扬言要跳塔。他和战友们到达现场时,发现该男子在零下20度的低温下,在塔上呆了3个多小时,身体已经丧失了活动能力,情况十分危急,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身背着两根安全绳攀上了塔。塔吊横在空中40多米长,在风中摇晃,又没有扶手,体力消耗非常大。大家知道,抢险救援不同于灭火战斗,尤其是面对那些攀爬建筑物的轻生者,营救只能是一对一地进行。因此,一个好的抢险队员,首先就应有谈判能力。他在离轻生者四五米的地方停下来,采取心理战术,和轻生者沟通。半个小时的谈话后,他得到了轻生者的信任,在营救过程中他将安全绳一端系在轻生者的腋下,将绳索盘绕在塔吊的横柱上,手脚配合将轻生者成功的送到了地面,玄龙海自己几乎快被冻僵了,但他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2006年3月14日,东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口躬形广告栏上有一名男子要轻生。玄龙海到达现场时,发现该男子情绪非常激动,如果有一点闪失,该男子就有掉下去的危险。出于对该男子安全考虑,他从北侧利用登高云梯车慢慢的靠近该男子,距离男子一米左右时与他对话,稳定其情绪,在该男子的注意力转移时,迅速冲上将其抱下,全过程仅用了5分钟就圆满完成了任务。2006年3月7日在松花江公路大桥上更上演了一幕一男子跳桥的“生死时速”。玄龙海与中队领导到达抢险救援现场后,据派出所民警介绍,该男子已经从桥上跳下,估计生还的可能性极小。由于天气变暖,江面已经开始融化,从江面无法直接实施救援。玄龙海立即配合中队领导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制定了一套救援方案,并自告奋勇担当此重任。他佩带两根安全绳利用缓降器从近30米高的桥上下到江面实施悬空救援,用安全绳将该男子捆住,再由桥上的队员们拉到桥上,整个施救过程相当的困难和危险。玄龙海敬业的精神与其大胆的作风深深征服了在场群众的心,赢得了阵阵掌声与赞誉声。十六年来,他参加过150多次抢险救援工作,从危难中解救群众60多人。他曾经在轻生少女就要跳楼的一刹那,冒着自己被带下去的危险,抱住了少女的双脚,使一个年轻的生命得到的挽救;他曾经用三个小时的耐心,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点地发力,将卷入绞面机女工的手,轻轻地拽出,避免了骨折,保住了手臂。一次次的舍己救人,一回回的面临危险,在群众千恩万谢的时候,他总是谦虚的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四、发挥老班长的作用,当好最基层的带兵人
玄龙海是多年的战斗班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最基层的带兵人。带兵,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兵,然后才能带出一批好兵。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干在前面。多年来,他带的班是优秀班,班中的战士都这样称赞他,玄班长和蔼可亲、军事过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玄龙海带班多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素质过硬的骨干,他带的班先后有35名战士加入中国共产党,10名战士考入了警校,他以情带兵,身先士卒,做好战士的表率。他们班一直保持着卫生先进班,业务先进班等荣誉。玄龙海还是哈尔滨市的“活地图”。入伍多年来,为了熟悉本市的街道状况,他走遍了大街小巷,一街一道的走访,熟知了本区及市区的重点保卫单位。特别是三年后他拿到了车辆驾驶证后,成了既当消防员又当驾驶员的“双料”战士,他的责任心大大地增加了。他所负责驾驶的特种器材车,共有32种特种工具,他样样熟练,使起来得心应手,在多次抢险救援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对哈尔滨的各类街道分布烂熟于心,只要你说出地名,他立即能找到,极大地提高了火场出车的速度和准确率。多年来,他在驾驶车辆中从未出现任何车辆事故,同时在对特种车辆的保养维护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称为消防警营中的“多面手”。
玄龙海不但在训练,灭火上是英雄,而在做好人好事上也是大家的楷模。纯朴憨厚,心地善良的他始终把事业的爱融入爱民助民的警民共建共育活动中。十六年来,玄龙海义务为居民取钥匙300多次。玄龙海多年来还积极参加警民共建共育活动,2001年11月份,道里中队与工程第二小学进行联谊活动,玄龙海主动担任学生们的校外辅导员,他深入学生中给他们讲预防火灾的意义,怎样防火,还教小学生从小就锻炼意志从小就有爱人民、爱消防,爱祖国的理想。玄龙海为民做好事的同时,还积极为中队做好各项工作,道里中队重新组建时,中队面貌破烂不堪,他经常帮助队里修理桌椅,看到训练器材坏了,就利用休息时间把它修好。在几年的时间里,共为中队节省资金两万多元。多次受到中队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
玄龙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凯歌,用火一般的激情训练战斗,用海一般的胸襟容纳百川,用金子般的心抒写人生。十六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一个铁铮铮的汉子,把无悔的青春献给了警营,在无数次血与火的砺练中真正的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当好一名普通的消防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