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目前,远东国立工业大学与中国各高校的合作办学都以哪些形式为主?
图尔莫夫:俄罗斯远东国立工业大学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比较快的高校之一。远东国立工业大学与中国高校合作办学已经达十年。学校在不断创新教学法,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不但扩大与国外高校的联系。
图尔莫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8千到1万名中国留学生到俄罗斯高校中就读。主要的学习形式通常是传统形式,既俄罗斯高校中采用的普通留学生的教学模式,以纵向流动的教学原则为基础,就是说,完全在国外高校攻读学士学位。这种模式的典范是1+4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按着留学生部俄语系的教学大纲学习一年,然后,按着所选定的学士方向继续其他学业。但实践表明,按此模式教外国学生,包括中国学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其主要问题是:语言障碍,社会文化差异,民族教育传统的差异。
主持人:您怎么样看待教育一体化进程这一说法。
图尔莫夫:亚太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人们对这个地区一体化进程抱有很大的期望。自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出现之后,这一进程得获得了新的动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尝试在一个机构的组织下,将亚太各地区及周边地区纳入一体化进程。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将各成员国的市场大门打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一个特殊舞台,各成员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相会的场所。在这里讨论设想、计划、为加深互利合作而努力。对俄罗斯来说,仅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就已经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一步已经给俄罗斯带开辟了前景,但也带来了责任。俄罗斯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即重要,又漫长的过程。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教育一体化又占有重要位置,因为政治、经济一体化是与劳动力水平相适应的。
图尔莫夫:俄罗斯,包括远东地区,有非常好的科研和教育发展前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近十几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高校教师开始加入这一进程,俄罗斯远东国立工业大学也不甘落后。上述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成员国间的各种研讨会,咨询会数量明显增加,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资助的科研生产项目也在不断增加。
图尔莫夫:但再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003年俄罗斯签署了《博隆协议》,根据该协议俄罗斯应在2010年前做好加入欧洲教育区域必要工作。但欧洲离我们太远,我们生活在太平洋岸边,这里的教育资源也远远超过欧洲水平。遗憾的是,目前本地区的教育机构还没有去要求政府机构推动亚太地区教育一体化进程。在这一方面仅仅开展了一些基础工作,目的是为创建本地区的教育一体化开辟一些空间。
图尔莫夫:我建议各国负责教育的政府机构不仅积极推动俄罗斯和中国高校大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的交流,而且积极推动与亚太地区其他高校的交流。我校已经做好准备,积极动员教工,加入亚太地区教育一体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