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狼王征婚身价富贵超亿
·人和健身 领秀中国
·2007年黑龙江省考录公务员
 首页 黑龙江 东北亚 国内 国际 财经 教育 法治 道德 文化 出版 社会 体育 娱乐 报刊
 专题 省情 图片 网上黑龙江 动漫 游戏 电台 健康 手机 房产 旅游 汽车 绿色 经贸 企业网
 餐饮 人物 物流 经纪人 评论 论坛 博客 访谈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加息对百姓影响较大 能否抑制投资冲动待观察
http://www.northeast.cn   2006-09-02 06:29:53
 

  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新一轮的加息。笔者认为,加息对遏制经济过热、投资失控等效果还待观察,但对百姓影响较大。

  2003年始发的本轮经济过热,首先表现为投资失控。抑制投资提高贷款利率办法得当。但在中国,这办法很难显灵,原因在于投资结构。

  在一些发达国家,推行纯正的市场经济,市场法人是工商投资的天然主体,贷款利率提高,意味着投资成本增大,投资回收期延长,市场风险增大。所以,一旦贷款利率上调,抑制投资的效果能很快实现。

  在中国,经济形态尚属市场与计划的“混合形态”,除了市场法人,政府也是投资主体。

  查阅宏观统计报表,外行人也能发现,所言投资失控,主要是地方政府直接投资以及政府控股企业的投资失控。政府投资冲动很大程度缘于地方政绩冲动,银行由政府控大股,政府投资风险由国家(其实是全体百姓)扛着,犹如把钱从左口袋挪到右口袋,不可能如市场法人那般计较投资成本,更不必忌讳投资风险。为啥一边宏观调控,一边投资增速数倍于GDP增速?这是主因之一。

  投资失控还与投资的投向有关。地方政府投资多半以非生产性投资为主。这类投资比重过高,必出现进口需求严重不足,外贸顺差过大,直接转变为人民币升值压力。然而,升值影响出口,出口关乎就业,就业又连着“稳定”。如此这般,加息或升值,政府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为啥说加息也有害?对于民企尤其是中小民企,“非公经济36条”形如“玻璃门”,正常信贷很不容易,国家再提高贷款利率,无疑进一步增大经营成本,致使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更为窘迫。

  当然,此次同步调高存款利率,对不买房或无力买房的大多数百姓终究属于利好。好歹,百姓手头余钱“贬值”的幅度缩小了一些。

 
作者: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编辑: 侯巍 收藏本文
 相关文章
申请加盟
联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