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对于他来讲,好像总是跟他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困难和挫折从不同方向来,又以不同的形式消磨人的意志。面对生活,他挑战自我,并战胜了自我。
有了党的关怀,使我的求学之路变得平坦,使家里的生活少了许多负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辛酸、快乐、忧愁和幸福交织在一起的,而我的求学之路也是几经波折。
回头看看自己多年求学和生活的路程,一直都是很勤奋、节俭的,这都是从小就养成的生活习惯。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农民,而且没有读过什么书,不仅如此,我的亲戚们大都是农民,可谓是一个十足的农民世家。农村人的生活是很艰苦的,父母一直都很节俭,所以我从小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就一直不花什么钱,更谈不上乱花了。而小时侯的学习生活一直是平淡的,自己的成绩不是很出色,当然也不差。那时父母经常教导我和弟弟妹妹,说一些要好好学习、将来能过上好日子、走出农村之类的话,真挚、朴实而又能表达他们对儿女们能过上好一点儿生活的期望。他们没有文化,在学习上不能帮助我们,所以就一直不让我们干什么活,而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尽管我还不能完全清楚学习好就能过上好生活是一个怎样的逻辑,但却能体会出父母的朴实、无微不至的爱,所以我很听话,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小学四年级以后成绩就排在班级的前列,给父母带来了几分快乐和安慰。我说我的学习路程是几经波折的,而这第一个波折就发生在小学毕业升初中时。那时我们乡没有中学,所以我们村子里的孩子要想上初中,就得到外乡去考试,而这些学校对我们这些学生的入学从学习成绩方面进行的挑选是很严格的。升学考试的成绩出来后,是由我们的老师坐车到20里以外的别的乡取录取结果,当时没有什么成绩单,只有老师手里拿的一张纸上写着名单。第二天早上我去学校看录取结果时,在路上碰见我的一个好朋友,他告诉我不用去了,他已经知道结果了,说是有两个没有考上。当我问他是谁没考上时,他只说了我班一个女生的名字,之后就没再说话,当时我有一种不祥的感觉,觉得另外一个可能是自己,就忐忑不安地问:“另一个是我吧?”我的好朋友只微微点了一下头。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打击,那么幼小的心灵承受着怎样大的挫伤!现在我已经想不起那时是怎么走回家的了,但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去想,可能是麻木了,心里好像被什么堵住似的!父母知道以后特意去老师家确认了一下。当时爸爸非常重视这个事,特意和爷爷奶奶商量是不是该让我再念一年,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孩子就这么结束学习生涯!我没有敢去听,只记得半夜起来到爷爷那屋去,并不是因为我想知道他们说什么,而是因为当时我很害怕,做了一个噩梦:梦中什么都没有,灰暗的环境里有着无限的空荡,前方的空中悬着两个大黑铁球。第二天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把书都翻出来放在桌子上,并且含着眼泪写了决心书,我只记得中心思想是好好学习,报答父母,而且当时很天真,用小刀将自己的手指割出血,在决心书上按了一个血印,以示决心。下午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回来了,原来他们去乡里查成绩了,这才知道我考上了,是学校把我的名字漏掉了,而且我还是以我们学校第二的成绩考上的……像大多数的电影一样,这是一个完美的错误,有着完美的结局,但这件事对我的学习影响非常之大,一直到现在,因为我知道学习对我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那次考验使我树立了学习道路上的信念,培养了我刻苦、勤奋的精神,那么接下来的考验就应该说是使我走向成熟。
步入了初中,我真正地踏上了求学之路,由于家离学校有20多里,所以我是吃在食堂,住在学校的宿舍。离开了家,外面的一切对我都是新鲜的、陌生的。身边的人变了,身边的事变了,这可谓是我生活上的第一次重大改变,一切都来之不易,但一切都来不及等我去适应,也不用我去适应,因为在我的心中有一样没有变,就是我的信念,我要努力地去学习,将来报答父母和家人,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摆脱贫困,就是这个唯一的、渺小的理想支撑我初中三年的学习。当时我们住在宿舍、吃在食堂、都要交钱,由于家里困难,我深知这个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当时上初中的学生的年龄都不大,都爱玩,可是家庭的条件不同,生活的经历不同,使我在学习方面一开始就很刻苦、认真。刚上初中时我的成绩在全乡也就居中等位置,但经过努力,我在初中的第一次中考试就脱颖而出,名列全校前10名。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生活目标,当时就是能升入县重点高中,这是我唯一的目标。尽管我在我们学校里的成绩还算很好,但是和全县所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初中生相比我差得还是很远。重点高中的录取对象是全县的成绩优秀的考生,我们中学的前几名很难说就能考上。求学路上的第二次挫折正靠近我。也许是天意弄人吧,在我们之前的几届升高中考试没有考过体育,在以后好像也没有考体育的,偏偏是在我这届考了体育,而且分数占很多,占了48分,一共考三个项目,每项16分,我从小就长得瘦小,体育一直很糟糕,结果那次体育考试我只得了16分,而其他大多数考生都得了满分,这使我的升学考试先败一筹,因为高中录取是按人数来定分数线的,结果我那年以9分之差而落榜。对一般的农村家庭来说,孩子上学到初中毕业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我的家庭条件比别人的差,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我的求学之路就应该到此为止了,但是我不甘心,坚持要重念一年初中,来年再考(当时我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政策,就是补习生不能重新参加考试,即使是考上也得拿4000元当作是自费生,我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断然不会因为自己而连累整个家庭的,何况我还有弟弟和妹妹也要上学)。我能继续求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我的老姨,她是初中的老师,在县城里教学,她后来把我接到她家,在县里上学。到了县里的初中学校,我和其他人比,我的成绩还是不行,我依然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再加上我念过一年的优势,在期末考试时总成绩是全校第一。第一次中考失利的伤痛已经在称赞声中慢慢愈合,但残酷的现实生活正在凝聚力量,要在我的心头撕开一个更大的裂口!第二次升学考试结束后我的成绩很好,考上了高中,全家人都很高兴,谁知另一场“灾难”已经降临了,原本以为我可以高兴地上高中了,但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此时我用这话是很合适的),居然有人写信给县教育局,说我是补习生,不应该升入高中,所以我很自然地被打入高分落榜生的行列,我若要上高中就得以自费生的形式拿4000元钱才能上学(据说写信的人是没有考上的考生认为是我的高分挤掉了他们)。我的心一直在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把我打入深渊,我能再爬起来吗?这个问题我一直在问着自己,我相信我能,但是此时我需要家里人的支持和理解,也需要外人的帮助,因为我家肯定一下不能拿出那么多的钱!尽管生活对我是残酷的,但我却最疼爱我的父母,最理解和支持我的弟弟和妹妹以及我的那些善良的亲戚们。(直到许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当时我是多么的自私,妹妹为减轻家里的负担而不念书了,弟弟后来在我考大学那年也退学了,完全是因为这样的家庭供不起三个孩子上学)我当时也很犹豫,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自私,但另一方面我又心有不甘。爸爸和妈妈也是很为难,为了上学的费用到处借钱,因为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家里一点钱也拿不出来,但他们决定就是卖地也要供我读书!
我有时也会有就这样算了的念头,可是我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理想。后来,我老姨说我上高中的费用暂时由她先帮忙出,等到有钱时再还。就这样我跌跌撞撞地走入大学的校门。
2002年8月5日,我接到了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欣喜并庆幸着。欣喜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终于可以上大学了;庆幸的是我不会再像很多接到大学通知书的农村学生那样为学费而担心了,因为我经过学校、县、市精神文明办审批获得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资助申请,得到了资助,不用再为学费和生活费而担心了。同时我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因为我身上的责任不仅是为了自己和家庭而奋斗,又要以身作则,为以后的被资助者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一切都要有表率作用!
大学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这里更突出人的个性化,每个人的优点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同时又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地方。但是作为一名贫困大学生,又是从农村来的,对眼前这纷繁的世界而心动,又怕自己被安逸的生活所腐蚀,我一进入大学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很少与人打交道,把头埋在书本里。刚开学时别的同学都去报名参加这个协会,哪个组织什么的(我也曾经想过报名参加,但是刚入会时大都要交活动费,尽管交费很少我也拿不出),所以我在刚一军训时就开始背英语,从来不出校门。大学的课程很难,但是上课的时间却不多,给个人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怎样利用好这些时间成为一个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大一期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学习,天天都与书本为伴,既不参加课余活动也不去图书馆阅读课外书,所以后来感觉自己和人的交往很成问题,很长一段时间连自己班级里同学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另外就是对课外的知识,什么新闻了、政治了、经济了什么都不知道,实在是落伍,当别人谈论专业学习以外的内容时自己根本就什么也不知道。当时自己的思想行为过于保守和被动,直到后来才借些杂志、买些报纸看看。一个大学生的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此时我们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其他的知识也很重要!由于大一上学期自己只顾学习,到考试前对知识掌握得很好,而且后来有很多人问我题,我都可以拿着课本给他们讲了,考前半个多月我几乎没看书,都是给同学讲题。因此我在班级里建立了良好的人缘。这时我和班级的人总算融合到一起了,经常和他们出去,到同学家玩,顺便给他们讲题。
困难和挫折是从不同的方向来的,它以不同的形式来消磨人的意志。大一下学期期末时我有一个非专业的选修课不及格,可是我整个一年都是很努力的,而且别的科目成绩都很好,只因为这一科,把我的成绩拉了下来,奖学金就更没有我的份了(后来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也许是上分上错了,我想去查考卷,但最后因为手序太麻烦而放弃了)。我不怕困难,困难来了只会激发我的斗志,但我却不允许自己付出了却没有任何成果,也因为这而心灰意冷,此时不那么勤奋了,意志也不那么坚定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参加活动,和同学们出去玩,和周围形形色色的人频繁地交往,他们的生活观不断地注入给我,新旧思想作着激烈的斗争,我很矛盾。很长一段时间我很迷茫,但是最后我还是克服了困难。总结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存在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问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是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时期,纵观当今形势,社会发展的趋势,如果再像以前那样为家庭和父母而读书,为能过上好日子而读书等这类目标太短浅了,经不起大浪的打击,在风浪中最终会被淹没,所以我们必须确立正确、远大并与人民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奋斗目标!周总理早年说过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仍然未过时,在新的时代特点下应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让自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走在时代的前沿!有了正确的思想后自己看待一切都豁然开朗,对生活有了信心和希望,也有了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有了指导思想就使我有了正确的生活观,这就使我在学习和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大二期间自己出去做了一段时间的家教,后来又被任命为班长,成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做班长期间能尽量为班级和同学做事,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
我即将就会走向社会,到某个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继续奋斗,而没有选择考研继续学习,为的是早点减轻家庭的负担,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继续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并且也是该尽我们的义务的时候了!
知忧而忧,必有其乐;心系他人,回报社会!愿与同学们共勉。
就读学校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爱好特长 踢足球、听歌、看书
人生格言 我的存在,在别人的记忆里,我存在的意义,在我走过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