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地质录井分公司海拉尔录井队筹建于1985年,现有员工116人,主要担负着海拉尔盆地的油气发现和油藏评价任务。二十年多来,我们在距离大庆上千公里、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呼伦贝尔草原,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相继获得了贝302井、贝16井、德112-227井等重大井筒油气发现,历史性地推动了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进程,为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我们获得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录井行业唯一一面“百面红旗”,2004年又被评为大庆油田公司“功勋集体”。
一、在工作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发扬拼搏奉献的精神,担负起为大庆油田寻找接替储量的重要责任
海拉尔盆地地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夏季蚊虫肆虐,冬季滴水成冰,加之远离大庆,交通不便,工作和生活都十分艰苦。面对艰苦的工作条件,我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不畏艰难,自觉奉献,以保证油田可持续发展为动力,努力为油田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
克服艰险,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海拉尔前线,就更需要党员这面旗帜更加鲜艳。我们通过在党员中开展“党员六个冲在前”、 “党员形象在岗位闪光”等活动,切实发挥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队伍克服困难,战胜艰险。2002年正月初四,为了抢抓勘探任务,当人们还在欢度新春佳节的时候,队干部就带领录井队员工上井了。上井途中,他们遭遇了可怕的“白毛风”,著名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就差点牺牲在这突然刮起的“白毛风”里。狂风卷着沙粒一样的雪花,在毫无遮拦的草原上狂暴地肆意横行,能见度不超过一米。车被吹得摇摇晃晃,人也随时要被吹走,队干部就把大家的手紧紧拉在一起,形成坚固的壁垒。风雪过去,车又结结实实地陷在雪里,他们全力挖开齐腰深的雪,推着车子走出险境。雪后草原白茫茫一片,根本看不见路,队干部就下车观察,按照大致的方向,带领车辆一步一步前进,脚冻坏了,仍坚持着一瘸一拐地走在最前面。200多公里的路,36小时的艰苦跋涉,他们与艰险勇敢抗争,与死神擦肩而过,终于及时赶到了井场,保证了勘探录井的顺利进行。2005年,为了加快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步伐,录井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在人员有限、工作质量不能降的情况下,我们及时采取了分队作业的办法,一个队同时录两口井。在从未遇到的困难面前,党员自告奋勇,要求带队到条件最差的新区执行录井任务。在这场90多天的录井攻坚战中,所有党员都驻扎在井上,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安心饭,带领员工再次挑战极限,创造了25支录井队同时录取40口井的历史纪录。
锤炼意志,培育队伍顽强勇敢的作风。针对海拉尔自然条件恶劣、工作条件艰苦的实际,队党支部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激励员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勇敢的作风。海拉尔勘探初期,调动设备全靠火车,必须随车押运。三月的漠北草原朔风猎猎,仪器房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裹着棉被还瑟瑟发抖,我们用小煤油炉煮挂面,在平板货运列车上坚持了九天。无数次顽强地与这些艰难困苦较量,锤炼了我们永不言败、决不屈服的作风。在海拉尔前线,有时甚至一两个月也不能回大庆休息,但没有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录井15队高洪举患有肺囊肿,严重时喘起气来呼噜呼噜的,干起活来憋得满脸通红,周围的同志多次劝他回大庆手术治疗,但高洪举看到录井施工正在关键时刻,现场人员又紧张,就一声不吭地硬在井上坚持了一个多月。队干部发现后,工服都没让他脱,生拉硬拽地把他送到了医院。基地经理腋下患带状疱疹,疼起来如芒刺缠身,连线儿衣都不敢穿。4月的草原寒风凛凛,他竟然光着膀子,只披件棉袄,坚守在施工前线。在乌20井施工时,手机信号不好,为了及时汇报录井情况,录井23队队长黄艳辉就顶着大风,爬上了三十多米高的井架打电话。怀着为油田多找油气资源的庄严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需要顽强拼搏的关键时刻,这些以前温文尔雅的一介书生,现在都磨练成了铁骨铮铮的一条好汉。
以苦为荣,激发员工无私奉献的精神。常年野外作业,特别是海拉尔远离大庆,给员工个人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队党支部一方面以获得海拉尔探区和全国录井行业唯一一面“百面红旗”为契机,引导员工树立以苦为荣的思想认识,激发自觉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积极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营造安心奉献的环境。2001年,张金航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海拉尔前线。由于长期从事野外工作,个人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先后处了四个对象都没成功。老母亲知道后,从老家赶到了录井前线,拉着儿子的手说:“孩子,咱别在这儿干了,凭你大学毕业,回后线还不一样干好工作?而且还能早点成个家呀!”张金航笑着对母亲说:“我是学地质的,这里更需要我们发挥技术专长,我不能离开岗位。您放心吧,将来我一定给您找个好儿媳。”十几年来,在海拉尔盆地,象张金航一样无私奉献的同志不胜枚举。多少个合家欢乐的幸福时刻,面对多少次孩子清澈见底的期待目光,我们硬起心肠迈进茫茫草原,走向高高的井架,心里无数次翻动着酸甜苦辣的情感波澜。录井21队宋兴德多年扎根在海拉尔,眼看着奔四十了,才有了一个宝贝女儿,简直就是千金不换。为了能亲自盯守住关键工序,女儿还没满月,他就抛下体弱的妻子和宝贝女儿奔赴了前线。一个月后,当队党支部把妻子女儿的录像光盘拿到井上给他播放时,宋兴德哭了,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为了油田的勘探事业,我们找油人就应当为油而搏!铁骨岂因柔情断,流泪何曾不丈夫!
二、在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坚持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确保在断陷型盆地发现每一层油气显示
海拉尔盆地是典型的断陷型盆地,地质构造非常复杂,被专家形容为“一个摔在地上、又被踏上一脚的盘子”。在这样的地质构造中寻找油气资源,稍一马虎,就有可能漏掉一个油气层,甚至一个大的油气田。因此,必须严细认真,科学求实,确保发现每一层哪怕最细微的油气显示。
严抓质量,为发现油气资源采集真实数据。我们提出了“千错万错录井数据不能错”的质量理念,建立了“四级质量管理网络”,把每个质量环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严格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坚决做到不放过一项“差资料”,不原谅一个“小毛病”,不容忍一个“差不多”。多年来,我们连年实现资料采集优质率、取心层位准确率、油气显示发现率均为100%的好成绩。真实准确的资料采集,确保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在贝302井、贝16井和贝10井,以我们的录井资料为重要依据,在海拉尔盆地南屯组、兴安岭群和布达特群相继发现了单井日产量上百吨的含油区块。油田公司领导高度评价说,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20多年,“大庆录井”交上了一份十分优秀的答卷。
精细录井,为发现油气资源优化设计方案。多年在海拉尔录井施工,我们积累了钻井工程综合监控、数据异常自动跟踪等多项精细录井技术,可以实现对地层地质情况进行更为细致、准确的描述。依靠这些录井技术,我们对有些设计施工方案大胆提出了优化建议,有力推进了海拉尔勘探进程。在贝16区块,我们运用综合录井技术,发现这个区块的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建议上级主管部门不要大面积地布井开发,得到了采纳。这个区块的钻井开发部署调整为走一步看一步的实验性滚动开发,规避了勘探开发风险,节约了大量资金。贝42井是一口重点甩开预探井,设计要求录取进入布达特群一百米时的油气显示。根据取心层位精细控制技术,我们建议在进入布达特群二十米时增加钻井取心,共计取上来裂隙型优质含油岩心11.08米。这口井经试油压裂,获日产31.32吨的高产工业油流,贝区勘探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认真求实,为发现油气资源敢于坚持真理。录井是一个探索地下油气资源储藏信息的过程,必须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工作中,我们实事求是,没有因为在技术判断上存在分歧,就不负责任地放弃立场,而是根据录井资料,充分说明理由,争取理解和支持,目的就是不漏掉一层油气显示,为油田多找油气资源。巴10井南屯组在录井施工中明显显示油层特征,但试油时由于岩石疏松,油质较重,没有见到原油产出,有关人员据此认为这口井不具备产油能力,要将井口封闭。我们反复核对了录井资料,认为这口井油气显示级别高、油层砂体厚度大,不可能不出油,就再次来到井上观察情况。经过反复工作,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判断,救回了一口高产工业油井。在贝16井,比设计地层提前五百多米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我们意识到这次油气发现不同寻常,就决定临时增加取心。因为增加取心会导致工作量和勘探成本增加,现场很多技术人员都持反对意见,但我们坚持自己的判断,坚决主张增加取心。最后通过钻井取心,发现了油层厚度大、丰度高的兴安岭群油气藏。就是根据兴安岭群油气发现,现在海拉尔盆地建立了贝16作业区,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0万吨。
三、在不断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坚持创新实践的勇气,解决找油找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随着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进程的推进,我们在管理上、技术上不断碰到一些新的实际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要应对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大胆创新实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创新人才激励办法,发挥青年人才作用。地质录井分公司是个半生产、半科研的技术服务单位,大中专毕业生占到了员工总数的41%,前线录井工作科技含量又比较高,需要很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海拉尔前线生活艰苦,前些年又一直没有大的油气发现,不少有抱负的员工、特别是一些大学毕业生,觉得在海拉尔没意思、没作为,想离开录井队。靠什么留住这些优秀人才,成了我们党支部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觉得,在宣传教育、典型引导之外,还必须创新激励机制,创造发展空间,放手使用青年人才,敢于让小字辈挑大梁,有意识地把青年人才放在关键岗位上锻炼培养,促进他们迅速成长。2004年分到录井07队的地质专业大学毕业生田野是个不断追求上进的人,在师傅的带领下,他白天跑现场,晚上啃书本,熟悉海拉尔地质情况,钻研录井专业技术,迅速成长为掌握海拉尔地质规律的一名行家。在贝38井布达特群的取心工作中,他发挥技术专长,精心对比分析,将油气显示完整地取了出来。经试油压裂,这口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队里看到他技术成熟,管理能力强,就破格把他提拔到这个小队队长的岗位上。几年来,已有20多名优秀员工受到重奖或得到提拔,仅2004年,就有11名优秀青年人才被提拔到录井队长、副队长、技术员岗位上,在找油找气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创新运用特色技术,解决疑难地质问题。在一口井钻井过程中,有多家单位在提供数据采集和油藏评价服务,录井是其中之一。工作中,我们发挥综合录井、地化录井等其它技术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努力为找油找气做更大贡献。在贝10井,其他资料显示产油情况并不乐观,利用我们的特色技术,我们对几十盘岩屑逐一进行了荧光检查、系列对比和地化分析,找到了十几颗含油岩屑。就是这十几颗含油岩屑,为发现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油气藏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依据。现在,布达特群油气藏已经成为海拉尔盆地的一个主产区块。2001年,分公司探索在大庆油田将勘探录井技术应用到开发录井中,我们及时抓住机遇,在海拉尔创新应用特色录井技术,为开发井提供录井服务。例如,井德112-227井在钻进时发生了严重井漏,很多地质资料因此无法完整地录取,但我们依靠特有的综合录井和地化录井技术,科学参照邻井资料,把这口井的地质信息一米一米地排列起来,经过综合分析判断,对漏失资料进行了修复,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完整的现场录井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对这口井进行了射孔作业,日产工业油流170.2吨,是海拉尔目前的最高产井。
创新研发录井工艺,确保取全取准地质资料。由于海拉尔盆地的构造比较特殊,常规录井工艺有时不能准确录取地质资料,我们就研究适应海拉尔盆地特殊条件的录井工艺,确保取全取准资料。在巴斜2井,由于地层和钻井施工的综合作用,岩屑被研磨得象锯沫子一样细碎,漏掉一颗岩屑,就可能漏掉丰富的地质信息。我们蹲在施工现场,试验各种捞砂方法。通过采取增加砂网目数,再把几个砂筐摞在一起,在底下用洗衣盆像淘金一样漂洗的方法,收到了好的效果。我们把这种取砂装置叫做“塔式集砂器”。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完整地录取了岩屑样品,准确判断了油气显示。试油后,这口井获得了日产40余吨的高产工业油流。海拉尔盆地部分区块原油油质轻、易挥发,不加以特殊的保护,就可能漏掉宝贵的油气显示。录井10队王茂永反复琢磨,从蔬菜保鲜上得到启发,用保鲜膜把含油岩心包裹密封,防止原油挥发,确保岩心在送到后线分析化验时,仍然能识别出明显的油气显示。发明虽小,却解决了海拉尔前线录井延续多年的大问题。
辉煌成绩成为过去,面对富于挑战、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继续担负起为油田寻找更多油气资源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怀着找油人豪迈走天涯的理想追求,在海拉尔盆地的勘探开发中,无怨无悔地拼搏奉献,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