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条战线实行全面整顿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6年06月16日 22:16:57

  在1975年1月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前后,毛泽东对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利用“批林批孔”搞乱全国、进一步篡夺党政军大权的图谋已有所察觉,因此在周恩来总理病重住院的情况下,确定并支持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后,首先大刀阔斧地致力于全面整顿,并开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一些错误。

  全面整顿,以整顿铁路运输秩序为突破口。在1975年2月25日至3月8日中央召开的全国工业书记会议上,邓小平强调了整顿铁路运输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说:“当前的薄弱环节是铁路,铁路运输问题不解决,生产部署统统打乱,整个计划就要落空,所以中央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3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为贯彻中央决定和邓小平讲话精神,中共黑龙江省委于3月11日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了全国工业书记会议精神的传达,认真学习中央《决定》和邓小平讲话。3月16日至21日,省委又召开各地、盟、市委工业书记会议,进一步传达、学习和贯彻全国工业书记会议精神和中央《决定》。省委要求全省不仅铁路部门,所有厂矿、企事业等单位都要按照中央《决定》精神,搞好党的整顿,集中解决领导班子问题,认真整顿秩序,加强组织纪律性,把工农业生产搞上去。

  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核心是进行党的整顿,主要是整顿各级领导班子。在加快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同时,要对强行搞突击入党、突击提干的造反派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从根本上解决“软、懒、散”问题,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从1975年4月中旬开始,全省各地、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整顿各级党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首先学习文件,提高对全面整顿的认识。在学习文件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思想斗争,并提出整改措施,积极解决和克服存在的问题与缺点。通过整顿,各级党的领导班子增强了党性和组织纪律性,克服了存在的“软、懒、散”问题,特别是对派性严重的成员开展了批评,个别的进行了组织调动,从而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在全面整顿中,全省铁路、厂矿、企事业等单位都认真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并组织学习讨论,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广大干部、职工大摆派性的表现和危害,自觉提高认识,切实克服派性,增强党性。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还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完善了必要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责任制。经过这段整顿,全省铁路、厂矿、企事业等单位的生产秩序明显好转,生产能力恢复性增强,广大职工的出勤率和积极性也都普遍提高。哈尔滨铁路局自贯彻中共中央《决定》以来,日装卸车总数量已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生产事故明显减少,列车正点率有很大提高,基本保证了铁路运输的畅通。

  1975年,中共大庆市委认真贯彻全面整顿的方针,对党政领导班子和生产建设队伍,以及企业管理进行了认真整顿,深刻批判了派性,排除了干扰。广大职工群众坚持“两论起家”的基本功,抵制“左”的错误思想干扰,大鼓生产干劲,使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不仅使喇麻甸、萨尔图、杏树岗等油田全面建成投产,而且经过调整、挖潜,普遍提高了生产水平。1975年大庆石油生产达到4 625.9万吨,比1974年增产520多万吨,为大庆1976年创造年产石油5 000万吨新记录和我国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整顿中,全省工厂、企业的职工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发明创造活动,生产出许多高质量的新产品。1975年3月,第一重型机器厂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部1 700毫米热带钢轧机,制造速度和产品质量都达到空前水平。省广播事业局经过整顿以后,调动了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研制成功10千瓦中波脉宽调制——调幅广播发射机,把我省广播发射机调制技术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的先进水平。

  在工业战线全面整顿的同时,全省农业战线也进行了整顿。1975年初,邓小平指出各方面,包括农业也要整顿。中共黑龙江省委、省革命委员会于3月1日至7日在巴彦县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传达中央有关农业整顿和搞好春耕及农田基本建设要求。10月3日,省委根据全面整顿的精神,把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作为实现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专门成立了黑龙江省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10月28日,省委召开省直机关、省军区、驻军部队负责人会议,传达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和会上邓小平关于整顿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的讲话。此后,省委又召开省直部、办、委、局负责人会议,进一步学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文件,研究制定5年普及大寨县、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和措施。省委领导还分工深入基层抓典型,并派出干部奔赴农村搞社队整顿和农田基本建设。根据全省各地情况,实行了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方针。在乎川易旱地区,搞以灌溉为主的基本建设;在低洼易涝地区,搞好以排涝为主的基本建设;在坡耕地区,搞好水土保持的基本建设,以使农业生产摆脱“旱盼雨,涝盼晴,产量随着老天变”的被动局面。农业整顿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深入广大农村开展农业整顿的干部,还指导农民以养猪为中心发展畜牧业生产。对以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则根据广大牧民的合理要求,按照政策调整或重新划分了草地、泡子和苇地等,受到广大牧民的欢迎,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经过这段全面整顿,全省工农业生产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有了新的发展。1975年,全省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了232.41亿元,比1974年增加20多亿元。

  黑龙江省在全面整顿的过程中,不仅全面整顿了国民经济各部门,而且还根据中央精神,整顿了教育、科技和文化、卫生各领域,认真贯彻了党的科技、教育、文艺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先后解放了各个领域和部门的一批老干部、专家和业务骨干,有的重新安排了工作,推动了全省各项工作的开展。到年底,全省的整顿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已初见成效。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郭丽颖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