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30日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哈尔滨地方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第13号通告的要求选派党员张昭德出席了这次大会。
1月31日 哈尔滨各界群众团体在道外商会召开联席会议,要求行政长官、省督办、护路军总司令对“沃贼”(沃斯特劳乌莫夫)“速将罢黜,立使去哈,以除东铁蟊贼,以拔国民眼钉”。
2月17日 哈尔滨各社团联合会代表程晓川、程鹏九等人为罢免驱逐中东铁路局长沃斯特劳乌莫夫联名向地方当局痛陈“沃氏”罪行。
2月19日 哈尔滨各社团联合会在道外同乐舞台召开“驱沃”市民大会,到会群众4000余人。各代表纷纷发言,声讨“沃氏”罪行。会后,游行示威,要求长官公署“立免沃氏”之职,示威群众达3万多人。
3月29日 孙中山为纪念《滨江时报》创刊3周年,题写贺词“鼓荡文明”,签名孙文,并盖有“孙文之印”名章,刊登在该报第三版。
5月23日 在全国平民教育高潮的影响下,哈尔滨教育界人士傅曦年、程鹏九以及韩迭声等人发起成立哈尔滨平民教育促进会。29日,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广益中学举行平民学校开学式。李铁钧在会上作了平民教育与平民关系的演讲,受到欢迎。
5月31日 苏联政府与北京政府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中俄协定)。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恢复正常邦交。双方协议将中东铁路由俄国单方占有,改由两国共同管理。“协定”发表后,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
6月8日 哈尔滨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滨江公园召平民教育宣传演讲会。各学校、官商团体届时出席了大会。会后,游行演讲。至此,已筹设平民学校11处,招收学生400余人。党团组织在广益中学创设了两个班共80余人的平民学校,学员多为青年工人、商业店员,并在学生中成立了工余学会。
6月11日 党的领导人李大钊及王荷波、罗章龙等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路经哈尔滨。李大钊由其堂兄李祥年介绍住道外太古街宏昌茂杂货铺。他在哈停留3天,其间,曾同苏联驻哈领事会晤。
6月14日 党团中央发出通告,要求党和青年团地方执委会,将青年团中超过法定年龄之团员,尽量转为党员。
6月21日 哈尔滨党团组织根据党团中央的指示精神,决定彭守朴退团加入党,负责党的宣传工作。青年团支部书记由李铁钧担任,公开职业为广益中学教员。
夏 宁安县人民在中共党员马骏的领导下,在老戏园子召开民众大会,反对土豪劣绅孙彦卿、何光甲出卖当地领土主权和自然资源给日本。
9月20日 郑谦、吕荣寰、钟世铭代表东三省自治政府与苏联政府代表库兹聂佐夫,在奉天签订“苏联政府和东三省自治政府的协定”(奉俄协定),就东省铁路、航权、疆界、商约及税关条约等问题达成协议。
10月3日 根据“中俄协定”、“奉俄协定”,中东铁路实行中苏共管。中国方面任命鲍贵卿为理事长兼督办,苏联任命谢列布辽阔夫为铁路督办、伊万诺夫为管理局长。沙俄残余分子、原铁路局局长沃斯特劳乌莫夫被撤职。
10月5日 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正式开设,首任总领事为拉基金。
10月30日依安设治局征兵百余人,民户赵德新聚众反抗,殴伤警兵,捣毁警所,抢回25人。
10月末 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派吴丽石到哈尔滨从事党的工作。吴丽石到哈后,整顿党团组织,成立了有5名党团员参加的小组,马新吾任组长。之后,吴丽石等人以工人身份进入三十六棚和地包(机务段)。他们在工人中开展马列主义宣传,发动工人斗争,成立了东铁青年协进会。发展张有仁、王光录、郎勋臣、赖永卿等工人入党,成立了中东铁路工人党支部,先后由吴丽石、姜文周任书记。
12月18日 滨江县各校教员在第一小学集会,反对拖欠薪金,要求增加工资。
12月 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鸡鸭公司)200余名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实行罢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高诚儒、吴宝泰等12人发起成立群进社,利用节假日聚会交流思想,阅读进步书刊,研讨中国革命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