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6年06月16日 09:37:42

  2月4日—11日 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通过了《雅尔塔协定》。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宣布对日作战。

  2月14日 由牡丹江最高检察厅、佳木斯警务厅、通河警务厅组成“通河县矫正局”,对通河地区抗日活动加强镇压。是日,通河县警务科长率百余名警察队赴通河凤阳、宝兴、万柳、凤山、双凤等地,进行大搜捕,14日、19日两次全暑267人被“矫正”逮捕,刑讯身亡188人。

  4月5日 通河县临时矫正局监狱看守孙录联络王金才等12名警察,率领受难群众举行暴动。暴动人员占领军械库、警备队,夺取全部武装,激战10多个小时,打死打伤日军30余人、伪警2人,烧毁了伪县公署、警察署、营林署和烧锅。6日,木兰、通河、依兰、方正4县伪警1000余人围攻暴动队伍。暴动人员向风山转移,孙录在指挥战斗中牺牲。7日,敌组成“事件宣抚工作本部”,对暴动人员进行诱降,同时,继续进行追剿,暴动队伍在凤山小柳村被打散。5月中旬,王金才在通河祥顺被捕,王金才等37名暴动人员在佳木斯被敌杀害。

  4月23日—6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通过了《论联合政府》、《论解放区战场》,《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制定了党的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月末 在野营的抗联指战员集体学习中共“七大”文献。东北党委会根据“七大”精神,动员抗联全体人员,加紧军事训练,迎接全国抗战总反攻。

  5月15日 抗联教导旅召开党员积极分子会议,进行思想动员,作好准备,配合苏军对日作战。制定了抗联反攻作战计划,组织部队参加大规模的对日作战和开展敌后游动。各小部队和伞降部队继续进行战术侦察,配合苏军作战。抗联主力部队随苏军战斗。

  8月2日 东北党委会、抗联教导旅确定行动纲领为,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指导下,参加反攻东北的战斗,扩大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发展全民抗日统一战线,恢复东北抗日救国会组织,恢复中共东北委员会对东北各地党组织及其领导。

  7月末 东北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进行改组。组成新的东北党委员会(亦称辽吉黑临时党委会),书记周保中、委员冯仲云、卢东生、姜信泰、金光侠、王效明、彭施鲁、王明贵、王一知、刘雁来、王钧。东北党委员会设在长春,负责领导东北各地党的组织。委员会下设10个地区委员会:长春、松江、嫩江、海伦、绥化、佳木斯、牡丹江、吉林、沈阳、大连。

  为保证抗联全体指战员在反攻东北作战中思想一致,遵守纪律、步调统一,中共东北党委会制定政治、组织、行为“备忘录”。要求全体指战员政治上立场坚定,准备与国民党斗争,甚至准备再打游击战争,组织上要加强纪律性,行为上要严防敌特破坏,不能腐化堕落。

  8月8日 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百万红军从西、东、北三个战区向东北挺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猛攻。东北抗日联军各部按照统一作战计划,配合行动。

  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指出“对日战争巳处在最后阶段,最后的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李明顺伞降小部队在牡丹江,海林附近空降。小部队监视日军布防和调动情况,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配合苏军对日作战。

  被派遣在穆棱、绥芬河一带活动的抗联战士王亚东、冯淑艳,发动群众处死穆棱县泉眼河伪警察分驻所所长。伪警刘宝泰哗变,打开仓库,取出粮食,参加抗日。10日,王亚东、冯淑艳率百余人的抗日武装埋伏在泉眼河沟峡峪两山,伏击逃窜的日军部队。全歼日军300余人。

  胡铁桥召集哈尔滨工作委员会紧急会议,动员党团员,积极分子行动起来,作好迎接反攻,收复失地的一切准备。

  8月10 日本政府向苏、中、美、英四国发出“乞降照会”,要求投降。

  延安总部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令华北、华中、华南各根据地抗日武装、人民解放军迅速反攻,收缴敌伪武装,接受日本投降。11日,令晋绥、晋察冀和冀热辽根据地的抗日武装和人民解放军迅速向热河、察哈尔及东北各地进军。

  抗联教导旅全体人员召开动员誓师大会。周保中作“配合苏军作战,消灭日本关东军,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报告。大会响应毛主席号召,配合苏联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东北。

  牡丹江高等检察厅刑事矫正委员会,下令枪杀牡丹江监狱在押的全部政治犯和思想犯。

  8月15日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8日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在吉林省通化县“退位”。翌日,溥仪在逃亡日本途中,在沈阳机场被苏军逮捕。

  8月20日 苏联红军后贝加尔方面军占领长春、沈阳、哈尔滨,22日占领旅顺、大连,第四路军占领佳木斯、嫩江等地,彻底摧垮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抵抗力量。

  刘亚楼等随同苏军接管伪满哈尔滨中央放送局,改名为哈尔滨广播电台。

  8月25日 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卫国内和平,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8月26日 苏联远东苏军总司令部军事委员希金中将召见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周保中,下达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的指示:八十八旅中国人员随苏军务方面军分别占领东北各战略要点,并准备接受驻各城市苏军卫戍副司令的任命,协助苏军解放东北各地。

  8月28日 应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达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8月31日 国民党在重庆成立了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任命熊式辉为行营主任,并以国民党政府名义把东三省改为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等9省。9月5日,发布了任命9省2市主席、市长的命令,其中关吉玉任松江省主席,韩俊杰任黑龙江省主席,彭济群任嫩江省主席,吴瀚涛任合江省主席,杨绰庵为哈尔滨市长,准备派往东北。

  9月2日 日本政府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9月8日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确定本日为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日。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9月初 东北抗联教导旅在周保中、李兆麟指挥下,配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进驻长春(周保中负责)、哈尔滨(李兆麟负责)、沈阳(冯仲云负责)、吉林(王效明负责)、齐齐哈尔(王明贵负责)、佳木斯(彭施鲁负责)、牡丹江(金光侠负责)、北安(王钧负责)、海伦(张光迪负责),绥化(陈雷负责)、延吉(姜信泰负责)、大连(董崇彬负责)等12个大中城市和50多个县镇。随即着手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建立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配合苏军肃清日伪残余和反动武装,维持社会秩序,接管城市工作。

  9月7日 蒋介石任命原伪满铁石总部将领姜鹏飞为陆军新编第二十七军军长,并令其潜入东北,收编日伪警察、特务、土匪等组织反动武装,以便“担当后方扰乱,相机占领哈尔滨”。1946年2月,姜鹏飞潜入哈尔滨市,亲手拟定《陆军新编第二十七军所属各部队接收东北要纲》,确定了“收编旧东北军、伪满军、潜伏日军及地下武装团体”的任务。开始在北满等地组织反动武装,很快收编了左建堂、李华堂、谢文东、刘昨非等16股匪团,一时土匪蜂起,大肆进行破坏解放区后方的阴谋活动。

  9月14日 八路军先期到达东北的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由沈阳乘飞机到达延安,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汇报东北情况,说明苏军在东北只占领了中长铁路沿线的城市,许多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并未占领,有利于我党在东北发展。并同时携带冯仲云写给党中央的信,汇报东北抗联配合苏军占领东北战略要点的情况。当晚,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全国军事部署的战略问题。会议持续到15日凌晨,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立即赴东北工作。同时发出了关于调配一百个团架子的干部去东北的指示。9月18日,彭真、陈云等到达沈阳,东北局开始在沈阳办公。

  9月1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的指示,规定我党我军在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和阻止国民党北进,“发展和控制东北”。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党中央为加强对东北的领导,以后又派高岗、张闻天、李富春、林彪、罗荣桓等来东北加强东北局的工作。在苏联对日宣战后的4个月的时间里,党中央先后派出2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率领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挺进东北,与原东北抗日联军相结合,消灭日伪残余,建立各级地方政权,创建东北根据地。

  9月28日 中央军委给东北局发出《关于争夺东北的战略方针与具体部署》的指示,指出我党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因此,我军进入东北的部署,应将重心首先放在背靠苏联、朝鲜、外蒙、热河有依托的有重心的城市和乡村,建立持久斗争的基点,再进而争夺和控制南满沿线各大城市”。

  10月10日 国共两党代表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议纪要》(即《双十协定》),宣布双方必须“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但蒋介石仍然坚持内战独裁的万针,公然违背《双十协定》,继续向华化、东北大批运兵,准备发动内战。

  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钟子云(王友)、王建中等到达哈尔滨,成立了中共滨江地区工作委员会,钟子云任工委书记。同月14日,成立了中共滨江地区工委领导下的哈尔滨保安总队,王建中任总队长,钟子云兼政委(不久由刘子奇任总队长,王建中任政委)。

  10月12日 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外交部东北特派员蒋经国等40余人由重庆飞到长春,开始对东北进行接收。

  10月18日 国民党政府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10月23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派王堃骋、陈大凡等19名干部由晋察冀到达北安,成立了中共嫩江地区工作委员会,王堃骋任书记。11月15日,中央派范式人、赵德尊等率领5名干部到达北安,根据东北局指示,撤消中共嫩江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范式人任代理书记。同日,陈大凡、王钧等接收了“维持会”,正式建立黑龙江省政府,陈大凡任主席。同时还成立了东北人民自治军黑龙江军区,叶长庚任司令员,范式人兼任代理政委。12月底,王鹤寿到达北安,担任省工委书记。

  10月25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派孙靖宇、戴鸿宾率队到达勃利。11月5日,队伍进驻佳木斯市,成立了三江人民自治军和三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孙靖宇任司令员兼专员,戴鸿宾任副司令兼副专员。11月17日,东北局派李范五、李延禄等20余人到达佳木斯,成立了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李范五任书记兼三江人民自治军政委。11月21日,成立合江省政府,李延禄任主席,李范五任副主席。同月23日,佳木斯市政府成立,董仙桥为市长。

  10月30日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林彪为总司令,彭真为政委的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10月 嫩江省人民自卫军司令部在齐齐哈尔成立,王明贵任司令员。11月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嫩江军区,王明贵任司令员,刘锡五兼政委。嫩江军区下辖一、二、三、四军分区。

  11月1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在山海关创刊。蒋军进占山海关后,报社迁至沈阳。

  国民党第十三军和五十二军由美国飞机、军舰运送,先后从秦皇岛登陆,开始向山海关我军大举进攻。因敌众我寡,我军主动撒出,敌军16日占领山海关。由此,国民党军队开始了向东北解放区的大举进攻。

  11月9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派刘锡五、于毅夫等15名干部到达齐齐哈尔,成立了中共嫩江地区工作委员会(1946年1月1日改称嫩江省工委),刘锡五任书记。11月14日,嫩江省政府在齐齐哈尔成立,于毅夫任主席,车向忱任副主席。下旬,成立齐齐哈尔市委,朱光任书记。24成立齐齐哈尔市政府,朱新阳任市长。

  11月上旬 中共中央东北局派李荆璞、谭文邦、张静之等到达牡丹江,建立了牡丹汀地区司令部,李荆璞任司令员,金光侠任政委。同时接收牡丹江市政府,李荆璞兼市长。12月8日,李大章等21人到达牡丹江,建立了牡丹江地委,李大章任书记。

  11月14日 《松江新报》在哈尔滨创刊。

  11月16日 陈云、张秀山从沈阳抵达哈尔滨,成立了中共北满分局,陈云任书记兼北满军区政委。12月5日,东北局决定陈云、高岗,张闻天、张秀山、李兆麟为北满分局委员。1946年5月,东北局迁至哈尔滨后,为集中统一领导,北满分局并入东北局。

  北满分局决定撤销中共滨江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松江省工作委员会,张秀山任书记,钟子云任副书记,成立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松江军区,卢东升任司令员,张秀山兼政委。同时组建了中共哈尔滨市委,钟子云任书记。

  11月17日 苏军为履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规定,准备将中长铁路沿线的大城市交给国民党政府,通知我党、政、军领导机关和武装力量退出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

  11月20日一21日 中共北满分局召集松江省工委、哈尔滨市委开会,决定北满分局、松江省工委和松江军区等机关撤至宾县。 22日晚开始撤离哈尔滨市,23日全部搬迁完毕、哈尔滨市委仍留在哈尔滨市,转入地下工作。12月24日,合江省工委、合江军区撤离佳木斯,移驻依兰。12月30日,嫩江省党政军领导机关撤离齐齐哈尔,迁往甘南,后又迁至讷河。

  11月20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致电东北局,指出,在退出大城市后,应迅速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基础,“只要我们争取到广大农村及许多中小城市,紧靠着人民,我们就能取得胜利”。为执行中央指示,进入东北的许多领导同志,包括东北局的领导成员,开始分散到北满、东满和西满,进行创建根据地的工作。

  11月28日 中共黑龙江省工委发出《对目前阶段工作方针的指示》,指出,目前主要任务是:接收改造旧政权,发挥政权作用,筹集资材,保障供给,扩大人民武装,消灭伪特奸匪,发动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培养地方干部。

  11月30日 陈云在北满分局主持起草了给东北局并转报中央的电报—《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电报根据当时苏联即将把沈、长、哈三大城市及铁路干线交给国民党和国民党军正向东北大举进攻的形势,提出我党“当前在满洲工作的基本方针,应该不是把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这三大城市(按:指沈阳、长春、哈尔滨),而是集中必须的武装力量,在锦州、沈阳前线给国民党部队以可能的打击,争取时间。同时,将其他武装力量及干部,有计划地主动地和迅速地分散到北满、东满、西满,包括广大乡村,中小城市及铁路支线的战略地区,以扫荡反动武装和土匪,肃清汉奸力量,放手发动群众,扩大部队,改造政权,以建立三大城市外围及长春铁路干线两旁的广大的巩固根据地”。电报还特别提出了建立北满根据地的战略意义。

  11月 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成立,李兆麟任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以“中苏友好协会”的名义,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2月1日 中共北满分局召开扩大会议。 陈云、高岗就目前形势与创建根据地的问题作了报告。号召全体同志到乡村中去,到群众中去,造成有广大群众可依靠的乡村阵地,为创建广大的农村根据地,准备进行长期的艰苦斗争。

  12月2日 中共松江省工委召开军政干部会议。会议根据当前斗争的复杂形势,决定立即停止发展部队,进行组织整顿,纯洁队伍内部,并提出“搞拳头”的口号,集中使用各军分区的老干部,组成强有力的武装队伍。会议还确定了“建军、剿匪与发动群众”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同时成立了松江省军政委员会,张秀山任书记。

  12月5日,李富春、吕正操、张平化联名请示东北局,拟在西满各地成立敌伪资财清算运动委员会,并于同日发出《关于发动群众反奸清算运动的指示》。指出各地党组织要把清算运动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要通过清算运动,团结组织起各阶层人民,彻底摧毁日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法西斯组织,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改善人民的生活,建立人民政权,扩大军事力量,解决财经问题。

  12月6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中共西满分局。李富春任书记,李富春、吕正操、陶铸、孔原、倪志亮、郭述申、张平化、邓华、曹里怀、郭峰等为委员。1946年初,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西满分局副书记(1947年3月,李富春调往东北局工作,黄克诚代理西满分局书记)。西满分局下辖嫩江省、黑龙江省、辽吉省、兴安省。局机关最初设在郑家屯,1946年5月间迁至齐齐哈尔市,直至1947年9月西满分局撤消。

  12月7日 张闻天、方强等率领一批干部去合江开辟工作。14日行至林口,遇上林口县大队叛变,交通中断,形势非常混乱。张闻天遂转到牡丹江,任牡丹江地区中共北满分局代表。方强、陈剑飞等继续前往佳木斯,于12月18日到达,将三江人民自治军改为合江人民自治军,成立了合江军区,方强任军区司令员。

  12月11日 被我军收编的孙荣久部队,公开打出国民党的旗帜在勃利叛变,向合江军区驻勃利的部队发起进攻,制造了“勃利事件”。勃利专署专员于化南等在这次事件中牺牲。

  嫩江军区司令员王明贵率领嫩江军区一旅,攻打国民党光复军匪首王维国部占据的甘南县城,经过3小时激战,400余名敌匪大部被歼,匪首王维国带领20多人逃走。随后,我军又收复了嫩江、讷河、富裕等9座县城,共歼敌9000余人。

  12月12日 松江军区成立野战军剿匪司令部,并下达了剿匪命令。在军区司令员聂鹤亭指挥下,3000余人分路进剿,先后攻占双城县八家子、周家店,毙伤俘国民党先遣军第三军王正午匪部600余人,击溃盘据在宾县附近的左建堂匪部3000余人,活捉东北保安军匪首刘鸣九、徐占海等。在三五九旅配合下,于1946午1月收复木兰、方正、延寿、东兴(今木兰县东兴乡)等县城。

  国民党东北行营第一战区挺进军第一军尚其悦匪部,纠集原拜泉县伪县长王忠义和王德新等匪徒1400余人攻打拜泉县城。我守城部队在县工委书记胡林、县长倪伟等指挥下,与敌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持续了四天三夜。最后在黑龙江省工委书记王鹤寿、军区副司令员王钧等带兵援助下,将土匪击溃,取得了拜泉保卫战的胜利。

  12月19日 黑龙江省通北县保安大队发生叛乱,叛军进攻县大队部和县公安局。县政府秘书赵光被特务枪杀。中共黑龙江省工委于25日发出《关于通北事件的通报》,要求各县武装部队要吸取教训,提高警惕,严防敌人破坏。

  12月20日一28日 中共合江省工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北满分局扩大会议精神,制定了合江军区的战略目标和作战方针。会议通过了方强《关于目前合江军区的战略与军事建设方针的报告》。报告指出,合江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是创造以佳木斯为战略中心,以富锦、依兰等县为战略据点,以广大农村为基础的合江根据地,与黑龙江、松江、牡丹江各根据地联成一片,配合北满各根据地,完成控制北满的战略任务。军事斗争的基本方针是:建设合江人民的自卫武装,组织群众反奸反特,彻底消灭土匪,保卫合江根据地,建立地方兵团和野战兵团,积极备战,准备迎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12月24日 伪警察和国民党特务袁大成、曲汉臣等袭击嫩江省政府,企图杀害于毅夫主席和我党干部。于毅夫幸免于难,代理秘书长马识途等四人遇害。凶手袁大成于1946年5月被捕获,经齐齐哈尔市万人大会公审处决。

  12月27日 黑龙江军区副司令员王钧带队攻打泰安(今依安)。泰安是国民党东北行营第一战区挺进军第一军军长尚其悦盘据的匪巢,城内驻有4个旅1600余人的兵力,是黑龙江省的一大匪股。 经5日激战,于31日攻克泰安。毙敌600余人,生俘千余人。尚其悦化装带百余残匪逃走。泰安解放后,剿匪部队分南、北、中三路继续进剿土匪,至翌年3月,北安以南地区的土匪基本肃清。

  12月28日 中共中央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根据地。”这种根据地的地区应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目前,“我党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的内容,是发动人民进行清算汉奸的斗争,是减租和增加工资运动,是生产运动。应当在斗争中,组织各种群众团体建立党的核心,建立群众的武装和人民的政权,把群众斗争从经济斗争提高到政治斗争,参加根据地的建设。”指示要求“我党必须人人下决心,从事最艰苦的工作,迅速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国民党政府派“接收大员”关吉玉、杨绰庵等带铁石部队200余人到达哈尔滨进行“接收”。1946年1月12日,国民党松江省政府成立,关吉玉任主席。1月上旬,彭济群等到达齐齐哈尔,收编土匪18000余人组成光复军,控制嫩江地区大部分城镇,1月24日,成立国民党嫩江省政府,彭济群任主席。

  12月30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出《关于发动广大的政治运动拥护停战协定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动员各级政府及参议会,各群众团体、各界名流,向全国发通电,拥护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继续调兵东北,履行停战协定,巩固民主和平,实行民主改革,实行地方自治,承认各地民主政府。指示还要求各省、市、县政府,要利用发通电的机会,把已经成立民主政府公布于世。根据东北局的指示,松江、黑龙江、嫩江、合江、牡丹江等省各级政府和群众团体,纷纷向全国发出通电。

  12月31日 刘少奇致电东北局负责人,指出,要在东北站住脚,争取对国民党的优势,必须抓住发动群众“这一决定性环节”。“你们必须放手发动群众,不要束缚自己的手脚。我们军队不论到什么地方必须帮助群众剿匪,帮助群众反对汉奸、特务及进行减租,增资的工作”,要在发动群众的工作中发展巩固我们的军队。

  12月 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国民党开始接收东北大城市的形势作出指示:(1)我党转入地下,只留少部分人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公开活动;(2)我党由滨江省政府退出;(3)军队部署在哈尔滨外围;(4)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作为我党开展工作的机关。根据东北局的指示,李兆麟辞去滨江省副省长职务,专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从事党的群众工作。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魏义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