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山西投资发展环境正逐步改善,但就总体而言,山西以政务环境为重点的软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省的招商引资。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失信。有些地方或部门对投资项目论证不足,对法规政策考虑不周,执行中无法兑现承诺;有些则是当初在合同、协议上作出了承诺,后来觉得有些条款吃了亏,发现了问题,就单方面毁约,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二是行政审批改革还不够深入,并没有真正到位。三是存在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和个人化的问题。一些行政部门见利益就“当仁不让”,争审批权、发证权、收费权、罚款权;见责任就“互相谦让”,推诿敷衍了事;一些行政执法部门把企业当成“唐僧肉”,随意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个人捞取钱财,中饱私囊。四是效能监督体系建设滞后,对不作为、乱作为者没有严格追究责任,使这些问题呈蔓延扩大之势。
“十一五”期间,山西要完成16000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这样大规模的投资仅靠国家支持和省内自身力量难以做到,必须全面对外开放。因此,整治政务环境应该成为优化山西投资发展环境的首要任务。
年内对全省各部门的审批事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只要国务院已经取消或没有明确规定设立的行政许可事项,山西省不准设立或保留。能市场化运作的事项,就不要审批;能交由中介组织承担的事项,就交由中介组织去办;能备案的就不审核,不能把备案搞成变相的审批。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对玩弄手中权力刁难投资者和群众的部门和干部,决不能姑息迁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