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早的时候,就曾经听过不少关于云冈石窟的美谈,对于我这个性喜游历的人来说,它就象一座遥远神秘的艺术迷宫,在那幽暗的古窟里,有无数古色斑斓的艺术珍宝,它那充满神奇色彩和 纤尘不染的幻影深深地寄宿在我的心底,使我第一次萍踪云冈,竟大有似曾相识之感。
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坐落在山西省最北端的大同境内,对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早已仰慕已久,游览之前,对它已有过初步的探究和了解。
大同,古称云中,后称平城,隶属雁门郡。北魏时期,一直是北魏王朝统治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辽、金时代又改称“西京”,是为陪都。因其又处在平城的最北端及内外长城之间,北据阴山,南控太行,在当时,战略位置非常显著,所以到明、清两代又置为府,系当时“九边重镇”之一。而云冈石窟,史称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起称云冈,延用至今。
“塞外古道五周山,云山云水雾中仙”,古代诗人对久负盛名的云中古道作了极形象的描写,也对这鬼斧神工的群雕作了极好的比喻。多少年来,慕名而游者源源不绝,而古朴粗犷的塞外风情和颇具异域风格的群雕灵岩,足可令闲者萌脱世之情,愁者忘红尘之忧,实不愧“名冠天下”之盛誉。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们的旅行车已经行驶在这“云中”的古道上了,透过车窗,远远就看到了云冈石窟的古址———武周山,它坐落在距古城大同北方十六公里处的川峡之中,被早晨的云雾所环绕,时隐时现,似乎被一种神秘的东西所笼罩着……
当我们住足山前的时候,仰目观看,但见洞窟雕刻遍布武周山的前壁,整个山麓坐北朝南,横亘东西,列峰如屏,雄拔峭峙,正中飞楼危檐,倚山而建,气势雄伟,巍尉壮观,看到眼前的景观,顿时会产生一种进内一游的强烈愿望。拾级进入石窟正面的山门,迎面走来了负责接待我们的赵同志,通过他的解说,使我们对云冈石窟的由来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公元398年,北魏王朝由内蒙古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两地间往来日益频繁,武周山正当要冲。《魏书·显祖纪》中记载,北魏几位皇帝曾先后七次到武周山祈祷,把它视为祈福的灵岩,他们全都认为,木可以焚,金可以熔,而灵岩将会永世长存,于是便选定了武周山南麓,即武周山的川峡北岸开凿了云冈石窟,于此同时,神奇的武周山和云冈石窟就以它独特的宗教遗迹登上了北魏雕刻艺术的峰巅。
云冈整个石窟群东西绵延一公里,主要洞窟有53个,大小佛龛252个,石雕总面积18000多平方米,造像有51000余尊,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整个石窟群规模之雄伟,雕像技法之精湛,造像内容之奇特,实属我国古代佛教雕刻艺术中的瑰宝,同时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项伟大的工程。而时至今日,古老的平城也伴随着佛教造像艺术的文明而饮誉华夏、并逐步走向了世界。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开始,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42年)止,前后60多年。前期洞窟为皇家主持开凿,极具皇家色彩和强烈的政治氛围 ,而后期则多为当时社会中、下阶层的人们所营造。前期开凿的西部窟群即昙曜五窟(16—20窟),为前期的第一期工程,相继开凿的中部窟群(7、8窟,9、10窟,5、6窟,1、2窟,和11、12、13窟),则为前期的第二期工程。
最早的昙曜五窟具有凉州及龟兹佛教之遗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五窟中的五尊主像,分别代表了北魏五个皇帝的形象,所以极具皇家气派。这组洞窟气势雄宏,造像巨大,质朴而又大气,并具有浑厚、朴拙的西域风格,其设计规模,创作风格,艺术水平,完全可作为我国早期佛教造像的典型代表。
二期工程和昙曜五窟相比较,无论从形制、内容、风格和艺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最为显著的就是内容和题材的多样化,在这些窟内的雕刻中,出现了佛本行、佛本生故事,由《法华经》取材而来的释迦、多宝佛、及供养人等一系列形象,这种洞窟特点是形制多样,气势恢宏,风格也由原来的印度和西域化转化为中原化和世俗化。
云冈的后期工程(4、14、15窟和21—45窟)大都开凿于北魏王朝迁都洛阳之后,而在这一时期,皇家的主持及参与已基本结束,由广大善男信女和社会中下层人士集资开凿之风曾盛行一时,此期多为中小型洞窟,大小佛龛遍布各处,造像艺术风格清新而又典雅,与前两期的艺术风格迥然不同而又独具特色,并对后来龙门石窟的开凿也极具影响。
我们边走边听,缓步走过了一道旁门,来到了素有云冈第一奇观之称、第五窟的庭院内,来到院中,中立四顾,只见洞窟之外依山而建的两处五门四层绕廊阁楼——大佛阁,仔细观赏,只见飞阁危檐,天功巧夺,项部碧瓦琉璃,雄宏瑰丽;步入五窟之时,顿感森沉冷肃,殚尽其怪,正中端坐着本尊三世佛,此像高达十七米,是云冈众佛中最高大的佛像,也是我国现存石窟雕像中实属罕见的佛像之一,此像造型巨大,体态超然,面部威严肃穆,双眼微垂,洞视尘寰,对我们这些前来礼拜的“俗家弟子”根本不屑一顾。
如此高大的造像,当时是如何开凿的呢?赵同志告诉我们:当时开凿的程序是先削山为壁,然后凿开门洞上的明窗,再从明窗往里开掘,开掘到一定的程度时,便由上而下按严格的比例凿出佛像,最后才开门出洞,这样,就能更好地利用由明窗透射进洞窟内的自然光照,省略搭建纵横交错的脚手架,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工时和劳动力。听到这里,我们无不为祖先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所深深折服。
毗邻五窟的是云冈精华之作的第六窟,入洞静立,窟内中央有巨大的方式塔柱,这种窟雕的布局又叫中心塔柱式,此种布局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尤为多见,它既可以在窟内四壁和塔柱四面多饰雕像,又可使前来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环绕塔和壁之间的通道从左到右依次礼拜,可见当时的设计和开凿是颇具匠心的。
那么,第六窟为什么被称为云冈石窟的精华之作呢?通过赵同志绘声绘色的的解说后,我们方才明白其中的奥秘,原来在整个第六窟中,窟内四壁和塔柱的四披之上,利用大小不 同的三十多幅浮雕,生动地再现了佛祖释迦牟尼是如何出生,并且又是怎样悟性成佛较为完整的佛传故事,听着生动的解说,我们不由得被带到了遥远的古代……
释迦牟尼(即如来佛),姓乔答摩,名悉达多。相传他曾是古代印度北部迦毗逻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钣王的太子,生卒年代为公元前565至485年,约于中国的孔子是同时代人。净钣王有一个十分美丽的王妃,当时的臣民都称她为摩耶夫人。一天晚上,摩耶夫人偶得一梦,她梦见菩萨乘象在音乐声中飘然而至,这以后她就有了身孕,佛经称之为“乘象入胎”。
夫人怀孕十月,有一天,在园内游玩,游玩多时,夫人感到疲劳,不由得用手攀住了她身边的一棵无忧树,这时,奇迹发生了,太子便从的右肋降临了人世,太子刚一出世,便在地上行走了七步,而且步步生莲,此时天宫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佛经将其称之为“九龙灌项”,当时夫人高兴万分,忙抱太子还宫,佛经上说:“此时天人奏乐,诸神护送,百鸟齐鸣,河水潺潺流动,因为一个伟大的圣人降临了”。
时光飞逝,太子很快长大成人,但他整日深居宫中,闷闷不乐,净饭王和夫人想尽一切办法想给太子带来更多的快乐,但是太子还是不能开心,后来净饭王为太子议婚,这样太子迎娶了邻国一位叫耶琉·陀逻的公主为妻,婚后她于太子相亲相爱,非常融洽,但时间一长,太子还是感到非常苦闷,整日郁郁寡欢,无聊度日。
一天他带着仆人出城外散心,在城外分别遇到了老者、病人、死者和僧侣几种不同的人,逐感到生命无常,回到宫中,静坐思维,以求解脱诸苦之道,太子妃对此很是着急,于是安排宫中的乐伎表演歌舞以取悦太子,歌舞一直延续到深夜,公主和乐伎都昏然入睡,太子逐骑马出城,这时所有城门都已关闭,太子无法出城,此时,天上的四位仙人出现了,他们托住太子的坐骑,越过城墙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太子在山野中开始了他的修行,菩提树下苦修七年后,最终修成正果,终于得道成佛。
据史料记载,甘肃敦煌的壁画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和绘画,但象眼前这样生动完美的巨幅雕像作品,在国内实属罕见,听着生动的故事,目睹先人们留下的艺术作品,使我们对这个世界上千万人顶膜礼拜的佛祖及他的生平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为眼前这些精美的浮雕精品所深深振撼,当我们步出第六窟时仍然禁不住回身顾盼,仍然沉浸在刚才神奇的故事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