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网专题 正文
简体 繁体
近年来江苏省企业集团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6-04-09 14:08:54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消息(2004年):近年来,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苏企业集团经济发展战略,全省企业集团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积极开拓国内外两大市场,不断增强企业集团发展竞争力,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对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企业集团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仍不够完善;研发费用投入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与周边发达省市及国外大公司相比,我省企业集团发展规模、实力、水平、影响力等还存有较大差距,有待于今后在发展中赶超,在追赶中提升江苏企业集团整体竞争水平。

  一、企业集团发展的运行特征

  (一)结构分布逐渐延伸,民营集团不断增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省企业集团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呈现出地域分布范围较广、涉及行业较多以及公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特征。截止去年末,列入全省统计的191户各类重点企业集团(以下简称重点企业集团)中,由国务院或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批成立的集团9户,由省人民政府或省级主管部门审批成立的有99户。这些重点企业集团分布于全省各地,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常市等四市重点企业集团数均在20户以上,苏北南通、扬州、泰州等三市总数达到30家,徐州、盐城等苏北五市也超过20户。全省重点企业集团主要分布于纺织、石化、冶金、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建筑和各类内外贸批零售行业,其中以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企业集团居多,占集团总数的72.7%;批零贸易业企业集团有27户,占集团总数的14.1%。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全省重点企业集团的国有经济成分不断下降,民营企业集团不断增多。从母公司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独资公司占企业集团数的比例由2002年的29.1%下降至27.7%,而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上升到39.3%和15.2%。按母公司控股情况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占集团总数的55%,其比例较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集体控股企业集团下降了1.8个百分点;而民营等其它类型企业集团占集团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比上升了12.6个百分点。

  (二)经营总量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全省重点企业集团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其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经济集中度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显现。去年全省重点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648.5亿元,较上年增长29.4%,户均实现营业收入34.81亿元,较上年增加8.8亿元;其中工业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8%,工业经济集中度逐渐提高。从企业集团经营规模的分布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上有41户,比上年增加16户,其中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15户,比上年增加了6户;营业收入在50-10亿元的有103户,比上年减少4户。熊猫电子集团以263亿元的营业收入高居全省企业集团榜首,金陵石化、沙钢集团年营业收入均超过200亿元,分列全省二、三位。

  全省重点企业集团在做大发展规模的同时,自身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截止去年末,全省重点企业集团拥有资产6730.74亿元,较上年增长19.8%,户均资产达到35.24亿元,较上年增加5.8亿元。重点企业集团中,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有10户,江苏交通产业集团、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资产规模超过300亿元。此外,去年全省重点企业集团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2.5%,总资产使用率为95.1%,较上年回升6.3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和资产利税率同比回升0.6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企业集团资本保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增强。去年占集团总数三分之一的上市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83.87亿元,较上年增长32.7%,占重点企业集团总额的47.9%;实现利税总额227.39亿元,增长35.7%,占集团总数的45.3%。其中实现利润占47.1%,上交税金74.36亿元,占总数的41.9%。拥有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58.1%,低于非上市企业集团1.7个百分点,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9.6万元,高于非上市集团16.2万元。

  (三)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拓展成效明显

  近年来,全省重点企业集团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狠抓产品开发销售,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回报社会贡献加大。去年全省重点企业集团实现利税总额502.06亿元,较上年增长28.8%,其中实现税金总额177.37亿元,增长19.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24.69亿元,同比增长34.5%;从企业集团主营行业看,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均在40%以上。从母公司登记注册类型看,母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集团利润增势最快,同比增幅高于平均增幅8个百分点。从全省企业集团的盈利情况看,九成的企业集团实现当年盈利,其中盈利在2-5亿元的有30户,盈利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有12户,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钢铁集团、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等盈利位居全省企业集团前列。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省仍有17户企业集团出现亏损,其中8户由上年盈利转为亏损。

  全省重点企业集团在立足主业,稳固省内产品市场的同时,借助快速、丰富、灵活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多元发展战略,加速省外、境外市场拓展进程,分散市场风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截止去年末,全省191户企业集团中,有70.2%的企业集团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站,五分之一的企业集团实施跨行业投资经营活动,实现产品、产业结构重新配置。累计对外投资588.53亿元,较上年增长15.3%;其中当年对外投资同比增长44.2%,实现投资收益增长27.6%。去年全省企业集团平均每户拥有成员企业11.6个,先后有49家企业集团在省外或境外投资成立了183家子公司,占全省重点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数的8%,其中苏宁电器集团在省外成员企业数最多,为17户,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小天鹅集团、常州红星家具等集团在省外成员企业数均在10个以上。从集团设立子公司地区分布看,尤以上海、广东等经济相对发达、外向度较高的省(市)居多。此外中江国际、春兰集团、综艺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相继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投资设立子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去年全省重点企业集团在省外或境外子公司的总资产使用率为171.9%,高于集团均值76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1.1%,高于集团均值6.3个百分点;人均创利为5.1万元,高出集团均值1倍以上。

  (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集团发展提供保证。近年来,按照责权利统一明晰原则,全省企业集团加大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去年全省95%的企业集团全面实行员工劳动合同制度,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制度的企业集团数占83.8%,有80%的集团内部管理人员已实行了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制度,多数企业集团破除所谓干部和工人的身分界限。多数企业集团能够维护员工利益,按时足额缴纳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解除员工后顾之忧。与此同时,集团分配制度方法呈现多元化,四分之三的企业集团实施经营者年薪激励机制,经营者持有股权期票的比例已占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强,企业员工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体,而科技人员实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这部分集团数已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强。

  作为企业集团发展基石的法人治理结构近年来得到不断完善。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去年末,全省191户重点企业集团中有186户已经建立了母子公司体制,占被调查集团总数的97.4%,企业集团的母子公司以两个层次、三个层次管理为主,分别占47.3%和41.9%;全省重点企业集团母公司基本建立了明确出资人制度,母公司出资人更为关注自身权利,调查问卷显示,出资人委派董事会成员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集团数的72.4%,有92%的出资人积极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78%的出资人自主选择企业经营者,依法行使收取所得资产收益的权利。从企业集团母公司组织机构建立情况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俱全的集团母公司较往年又有增加,目前已占被调查企业集团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企业集团母公司均成立了董事会,成立监事会的占86.7%,三分之二的企业集团成立了股东会,新三会成立后,能够发挥决策、执行、监督的职能,有力促进了企业集团的规范、高效运作。在集团母公司总经理产生方式中,有四分之三的集团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由上级行政部门提名董事会聘任,行政干预的成份较以往明显下降,企业集团管理决策更具民主、科学,集团发展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发展壮大企业集团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集团发展与经济大省地位不相匹配

  近年来,全省重点企业集团数量不断增多,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得以不断增强,但把我省大企业集团放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中观察时,其数量规模、实力、影响力等与周边省市及国外企业集团相比还存有差距。从我省企业集团发展现状、水平及潜力看,我省企业集团与山东、广东两省相比差距较为明显。2003年江苏与山东、广东两省前百户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排序)的有关数据资料可以说明这一点。一是集团单体规模较小,2003年我省企业集团户均营业收入57.39亿元,比广东和山东分别低8.9亿元和8亿元;我省最大的企业集团经营规模不到广东、山东的三分之一;我省企业集团资产平均规模比广东低45亿元,比山东低20亿元。特别是进入全国500强的企业集团数量,位居北京、广东、上海之后,并且集团资产规模或经营总量基本居于10亿元至50亿元的中间层次,在行业领域冒尖的大企业集团不多。二是集团运营能力较弱,去年我省企业集团户均实现利税总额4.08亿元,比山东、广东低3.64亿元和2.8亿元,其中实现利润江苏比山东和广东分别少1.66亿元和1.21亿元;资产利税率7.9%,比山东低2.9个百分点,但高于广东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5.4万元,低于广东15.7万元,而高于山东6.1万元。三是集团发展潜能不强,去年我省企业集团户均研发投入为0.49亿元,低于山东、广东0.43亿元和0.42亿元,户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较山东、广东低0.5个百分点;我省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9.2%,高于广东、山东4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我省企业集团单体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强、运营效率不高,集团发展后劲不足,与广东、山东等省相比存有不小差距,与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仍不够完善

  目前,全省多数企业集团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是,由于企业集团建立、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部分企业集团改革不到位、改制不彻底、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集团的管理水平、运行机制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去年全省被调查重点企业集团中,还有近三分之一的集团没有成立股东会,13.3%的集团没有监事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集团规范化运作水平。其次,部分企业集团缺乏明晰的产权关系和运行机制。问卷调查表明:有24.1%的集团反映“企业集团内部产权关系尚未理顺”。母子公司体制不健全的占20.9%,“拼凑式”或“翻牌型”企业集团内部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产权纽带关系。从母公司注册类型看,目前仍有8.9%的企业集团尚未改制。在改制企业中,多元股权投资主体发育不全,国有资本过于集中,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集团占总数的49.2%,五分之一的集团老总由上级行政部门直接任命,部分企业集团存在受上级行政部门较多干预现象,集团董事会、股东会及监事会相互制衡难以落到实处。此外,部分企业集团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对集团及成员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不够严,截止去年末,全省被调查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9%,比上年上升2.7个百分点,其中流动负债所占资产的比率为46.8%,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总额的近五分之四,表明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及长短期债务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增强企业集团抗风险能力。

  (三)企业集团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不强

  近年来,我省重点企业集团顺应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潮流,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高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步伐,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集团发展后劲。去年研发费用投入较上年增长23%,但其增幅跟不上集团扩张的规模,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仅为1%,其中R£D比率超过3%的集团仅占被调查集团总数的14.7%,低于上海、山东等省市。而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10%,世界500强企业均超过10%。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够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目前,全省重点企业集团基本上已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省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或相应的机构,担当起集团科研开发、产品技术和工艺创新职能,但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集团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接受技术成果转让和委托开发占有相当比例。调查显示:有42.1%的集团认为科研开发能力弱是当前影响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技术设备陈旧是当前影响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的认同率为14.1%。37.7%的企业认为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高,拥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集团少,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更少。

  三、提升江苏企业集团发展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一)发挥资本纽带功能,发展壮大企业集团

  资本运作是企业集团发展助推器。近年来,随着我省企业集团上市步伐的不断加快,目前重点企业集团中拥有沪、深上市公司已占集团总数的三分之一,为集团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获取规模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省企业集团经营规模仍然不大、发展实力还很不强,各有关部门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做强、做大江苏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政策措施,为集团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一是抓住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转移及国内优质企业资本扩张的机遇,吸引和引进有利于集团长远发展的跨国公司、知名企业参与国有企业集团的改制重组、强强联合,为国有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拓展新的空间。二是针对我省企业集团仍然过于集中传统实业领域的现状,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和提升一批符合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大企业集团,特别是重点培育发展一批金融、商贸服务、交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大型企业集团。按照市场法则,大力拓展融资渠道,发挥资本纽带功能,实施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省(市)购并重组联合,在更广阔的领域、更大的范围和更深层次内进行购并重组,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有效积聚,扩张集团规模,获取规模效能,真正发挥其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龙头骨干功能。三是各企业集团要立足与全球经济调整与产业转移的视野,超前把握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在做精、做强、做大传统实业领域的同时,积极开拓现代新型多元化产业发展道路,增强大企业集团的凝聚力,使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再创企业集团自身新优势。

  (二)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增强集团竞争能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集团发展引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事关集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事关集团的生存与发展,要站在决定江苏经济发展潜能与国际竞争的高度,切实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大企业集团研发投入应率先达到占营业收入3%的水平。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企业集团研发费用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高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积蓄发展潜能。注重培养、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调动高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接受技术成果转让并举。同时,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科研实力在全国领先的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开发对接力度,可通过购买科研企业的股权、让科研机构技术入股企业集团、实行与科研机构资产重组等紧密型联合方式,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

  (三)健全规范运作机制,提高集团运营质量

  规范高效的运作机制是集团发展的基石。目前,我省多数重点企业集团已经改制,但建立真正意义上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为数不多。因此,全省企业集团必须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高效灵活的企业集团经营运行机制,进一步明晰企业集团内部各层次间产权关系,健全企业集团母公司所拥有的明确出资人制度,严格规范企业集团合并报表制度,减少集团交易成本。规范企业集团的领导结构、完善企业决策行为,充分发挥新三会在集团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决策、监督、制约功能,构筑目标一致,责权明晰,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组织结构体系。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加强集团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文化创新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吸纳、挖掘和用好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以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集团生产管理决策水平的提升,进而增强企业集团发展竞争力。

作者:    来源: 中金在线     编辑: 焦洋 ( 焦洋 的博客)
 延伸阅读
 24小时新闻排行
·大庆驾驶员2008年花费近半个亿为“不小心”买单
·哈尔滨呛人烟雾围城五日 供暖燃煤烟尘是主凶(图)
·中国3G牌照发放 哈尔滨或等半年 资费不会超过2G
·黑龙江求职女生走廊等10小时:诚意诚实让我获机会
·黑龙江体育局:宋兴宇受贿无证据 处罚只因中指门
·市民用10元钱打个电话找回来9元钱外加两个橘子
 精彩导读
·CNN名记深夜携毒游荡 被捕时绳绑下体皮靴藏性玩具(图)
·网传女孩遭人暴打扒衣视频  都市女性流行拍裸体照(图)
·波兰13岁女孩杀入时尚圈  揭秘日本性爱娃娃制作(组图)
·蒋雯丽老公搂中戏校花喝酒  关之琳拖壮丁填补空虚(图)
·背景吓死人的社交名媛  新生代艺人胆战心惊三角恋(图)
·爆容祖儿和英皇老板亲密照  大牌女星"伤自尊"瞬间(图)
 视 频 访谈 电台 直播 卫视新闻 卫广新闻
 互动类精彩导读
·女人编个故事骗自己 好想好想在网上谈恋爱
·情感心情日记 今生再寂寞 也绝不做你的情人
·悉尼圣玛利妓院起火 妓女嫖客赤身裸体逃离
·小说连载 一个北漂女演员的辛酸自白
·500元诚租女友! 妖舞哥哥租女友回家过年
·50岁男人想通了! 老来夫妻骂是爱
 休闲类精彩导读
·CLANNAD AS制作话数决定!
·惊天大雷!Macross F剧场版启动
·柊镜入赘初音家族,幸运星OVA先声夺人
·虚拟偶像歌手新品12月再登场
·性惩罚可导致丈夫心理阳痿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