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7日电 同仁医院见死不救致人死亡,令人们震惊。不过,半个多月的事态发展使人们看到,还有比这更严重的,那就是各方对同仁医院的袒护和宽容。请看:王建民的死,是北京媒体首先报道的。可是,当《黑龙江晨报》的记者奔赴北京跟踪报道后,北京的媒体忽地退到一边,再不染指此事,就像北京根本没发生此事一样。原来,“北京的媒体已陆续被要求停止对该事件进行跟踪报道”,王建民死亡事件在北京已被“封杀”。
再者,北京自己不报道,也不准别人报道。即使在医院以外的地方,《黑龙江晨报》的记者进行采访也连连碰壁,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被拒之门外。以核实急救车两次送王建民到同仁医院这件小事为例,记者跑了一天,却连急救中心和市卫生局的门都没进去,打他们提供的电话,有的打不通,有的打通了,接电话人说自己是“新来的,什么都不知道”就赶紧挂断电话。还有人在电话里讽刺、质问记者:“你们可真有干劲儿,这事情不是已经报道过了吗?还没完了呢。”多气人!
气人的事还有,只是不必一一列举了。这些足以说明,即使在北京,大环境也不怎么健康,见死不救这种明显不该袒护的行为,居然被各方全力袒护。难怪同仁医院敢召开歪曲事实的新闻发布会,公然声称对王建民的死“不负责任”!难怪他们敢明目张胆地刁难、阻挠王建民亲属了解事情真相,甚至出尔反尔,以“报案”手段阻止第三方对王建民的尸体进行病理解剖!种种迹象表明,大环境的“温柔”已经使同仁医院有恃无恐,他们根本不想检讨自己,根本不想有所改进,那么,见死不救的事情就完全可能重演。这难道不比同仁医院的见死不救还令人寒心吗?
北京应该不护短,不欺生,不拿原则做交易。同仁医院见死不救固然是坏事。但是,如果北京上下都声讨这种悖情悖理的行为,这种悖情悖理的行为今后就不会发生,坏事就变成了好事,北京的形象也不会被污染。相反,假如北京各方袒护同仁医院,那么不仅同仁医院失去了反省、改造自己的好机会,其他医院也没有了“举一反三”反省自己的积极性,见死不救之类的事情就会再度出现,北京的形象就真的可能被损害。我们相信北京不会让全国人民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