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消息: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排解,可能就会发生崩溃;如果警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可能发生行为失控,导致严重的违法违纪事件。
2004年,我区某监狱狱警行为突然失控,杀害其亲生母亲,经检查被确诊为精神分裂,后送往精神病院收治。一位交警在执法过程中,长期与司机发生口角并伴有过激行为。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后发现,该交警存在严重焦虑情绪,无法继续从事警察工作,现已调离原工作岗位。
2005年11月1日,自治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开通,常常以监督检查他人为己任的公安民警们终于也可以在每周二、四晚8时至10时拨打心理咨询热线(0951)5059847,倾诉一下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给自己的"心"做个全面检查。
据悉,2006年,我区将施行警察上岗前的新规定,通过心理测试关被放在首位。
是什么使警察的"心"急待呵护呢?已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0年、来自我区安康医院精神科的副主任医师陈娟认为,警察因为行业特殊、接触社会阴暗面较多,心理素质必须过硬。警察是有权合法行使暴力的群体,如果警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很可能发生行为失控,导致严重的违法违纪事件。
直面警察心理问题———
A 压力大,心理问题难纾解
宁夏有关部门曾对201名人民警察进行无记名心理状况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中,43.78%的人承认有焦虑症状;17.91%%的人缺乏信心,有12.44%%的人性格执拗;12.44%的人存在恐惧感;冷漠的占6.7%;行为失控的占0.5%。
调查发现,许多警察工作积极性不高,回答“热爱、喜欢”警察职业的只占34.81%,认为干警察这行太危险、没意思的占23.38%。他们对个人前程发展的预测评价也不高,也有不少警察对个人前程持有悲观情绪。此次调查中,想离开警察岗位的占被调查人数的一半。
陈娟医师分析指出,警察的心理时刻受到工作及家庭的双重压力。少数民警由于压力过大,心理问题长期无法得到纾解,甚至出现了自残自杀、刑讯逼供、开枪伤人等极端行为。
在工作中,警察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及使命,上级领导限期破案、执法过程又要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致使警察心理负担过重;目前,罪犯的反侦察能力与日俱增,刑警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不断受挫;民警每天陷于既繁琐又难解的“纠缠”之中,面对恶意的侮辱和漫骂不得不忍气吞声,不良情绪难以得到释放;执行枪决的法警,不断接触死亡场景,压抑心理得不到及时疏导;通常情况下,一个警察仅在任职3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和感受的还要多得多。这些来自工作的压力和不良情绪,都是导致警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在家庭中,对于单身警察来说,因工作机动性较强,谈恋爱时很难像普通青年男女一样浪漫温馨,轻松悠闲。某省,两名警察在谈到个人感情问题时,情绪激动得无法自控,相约互相击毙对方从而得到解脱;成家的警察,因不能常伴爱人左右,在未发现第三者时已变得疑神疑鬼。曾经就有一名警察在发现妻子有外遇后,激动之下将其杀害。一些警察因为不能兼顾家庭,坦言自己存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疾病,这跟特殊的工作性质所衍生的家庭压力有密切关系。
B 工作量大待遇低
近日,记者在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了解情况时,在其公安系统内部局域网上看到了令人备感震惊的某省警察留言,背景为该省公安部基层民警压力状况调研组到当地开展调研活动。
网名为“老禅师”(男)的网友发表留言:“我现在感觉工作压力真的很大,身心疲惫,持续的紧张工作使身心难以得到放松,好累,好累!!!!!!”
“徐警”(男)留言:“干基层偏远派出所的警察太累,离县城一百多里路,而且经费没有,平时还要出警,有的地方车都上不去。”
“疲惫的狼”(男)留言:“没啥可说的。一个字:累,两个字:疲惫,三个字:不撑了,四个字:垂死挣扎,五个字:怕要过劳死?”
看到这些留言后,记者与市“110”一名警察取得联系,想了解其工作量。这名警察说,我们现在实行“四班三运转”制度,8个人分成4个组,2人1组,每隔3天每人要上1个白班和一个夜班。110的工作量非常大,上夜班处理突发情况不说,警力不足时更要时刻待命出发,接到虚假电话白跑一趟是常事,有时还接到过要报警捉奸的电话,这些事情弄得我们疲惫至极。
公安厅政治部一工作人员向记者无奈地说到:“据我所知,银川高速公路的交警队,一个月只能休息两天,几乎天天值夜班。就算不值夜班也不能回家,只能在交警队的宿舍度过,节假日得不到休息更是家常便饭。”
陈娟医师说,我曾在警察行业服务过几年,除了大工作量外,深知许多偏远山区的警察因为家境贫困,连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这些现象致使一些警察存在易受诱惑、心理压抑得不到释放、行为容易失控。
职业困惑失却激情
一些年轻警察向记者透露,他们参警几年,因为繁重的工作,经常半夜浑身酸痛地起床,休息日经常在值班,身体就像汽车没有润滑油。做了警察不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在业余时间学习,自然在知识和见解上没有进步。当警察没有人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钱,更不怕苦,可是在透支身体和精力的同时,因为一些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造成他们对职业的困惑。
兴庆区一位交通协警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工作烦恼:“每天从7点半起就开始进入工作岗位,直到晚上7点半停止工作,其间虽然能休息两个小时,但节假日基本不能正常休息,遇到交通高峰期时更要持续工作,每天与违规司机打交道成了让我头疼的事。”这位交通协警还说:“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每天都觉得压力很大,对有些人动不动就以投诉威胁非常反感。每次都要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很辛苦。后来,经历的多了,就慢慢习惯了,冷漠了,刚从警时的激情也被消磨没了。”
陈娟医师分析说,心理压力还来源于职业带来的孤独。警察角色所特有的危险性和紧张度使得他们总是感到自己被一种敌对的力量所包围。当然这种压力更来源于高危险性的职业本身。我国警察人数占不到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一,警力严重不足,使得警察超负荷运转,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无可争议地高居首位。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警察心理健康支援体系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让警察在应对普通的家庭生活、工作调动、内部关系等难题的同时,还能应对因长期接触社会丑恶面而造成的心理影响,从而使情绪不出现反常波动。
专家呼吁:减少重压、提高待遇一个不能少
陈娟医师说,在警察内部,因得不到良好的休息,一直流传着“高危险、高责任、高负荷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顺口溜,警察心理病症主要是由于工作重压,身体素质下降造成的。有专家曾建议,各级政府和各级公安司法机关应该进一步落实从优待警制度,建立民警体检制度、人身保险制度和救助基金,各级公安机关要合理安排警力,保证民警有充足的时间和健康的身体,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减少警察压力与提高警察待遇一个都不能少。
我区警察心理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2005年9月20日,自治区公安厅下发文件:我区各级公安机关将在3到5年内落实开展以下措施,以改善警察心理状况:一是展开民警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二是培养专、兼职心理辅导员队伍;三是开通全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由熟悉公安民警工作、生活的公安厅安康医院、警校的5名专家组成。建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我区公安民警可通过任何一台接入全区公安局域网的电脑,从宁夏公安信息网主页登陆全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该心理咨询热线与网站已于11月1日全面开通。)
在加强民警经常性心理健康方面,将会建立重大应急事件的心理疾病预防和干预机制。即在民警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当事民警应在48小时内得到即时心理辅导,这其中包括:开枪击伤击毙犯罪嫌疑人;在执法中受到犯罪嫌疑人或不明真相群众的较严重伤害;经历紧张恐怖的灾难现场;经历残忍、恶性的犯罪现场;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发生对民警个人事业或家庭有重大影响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其他需要即时心理辅导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公安机关还会进一步落实民警年休假、体检、轮训、抚恤等制度,防止随意调动警力从事非警力活动,缓解民警的身心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