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启彬 |
程启彬,男,52岁,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任宝清县公安局镇东派出所科员,现任宝清县公安局镇东派出所副所长。程启彬同志自从警以来始终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特别是1992年患血癌以后,仍然能够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忘我的坚持工作。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先后获得全省、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部“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提名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燃 烧 的 生 命——记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警察候选人、宝清县公安局镇东派出所副所长程启彬
这是一个奇迹,一个生命的奇迹。
13年前,他被确诊为“血癌”医生曾断言:他最多能活半个月。可如今37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他在与死神打了一阵子交道后,不但顽强的活了下来,还执拗地工作在他挚爱的岗位上,继续用平凡书写着非凡的人生。他就是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日前被推荐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警察候选人之一的宝清县公安局镇东派出所副所长程启彬。(一)
1992年5月23日,程启彬又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派出所,当他打扫办公室的卫生时,就感到头痛,不一会儿全身开始发烧,突然,他眼前一黑,一下子栽倒在办公室桌旁……
5月26日,这是程启彬有生以来最冰冷的日子。经佳木斯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全面检查会诊,确诊结果为白血病晚期,幼稚细胞已达93%。医生悄悄地将程启彬的妻子叫到一旁,心情沉重地说:“入院太晚了,病人恐怕活不过半个月,早点给他准备后事吧!”
有如晴天霹雳,程启彬的妻子被震懵了,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她在啜泣中紧紧拉住医生的手,苦苦地恳求道:“救救他吧,他还不到40岁,家里不能没有他啊……”
程启彬病危的消息不胫而走,宝清县公安局的领导和派出所的同事们来了;程启彬工作过的亨利村、和平村、东关村的村民们来了。大家见程启彬被病痛折磨得已不成样子,心里十分难过,许多人悄然流下了眼泪。
入院之初,程启彬处于时断时续的昏迷状态中,对自身的病情一直蒙在鼓里,只是从妻子那掩饰不住的焦虑中意识到病情的严重。一次清醒时,他看到医生给他用的药是抗癌症的氯红毒素,他顿时明白了:自己已病入膏肓,去日无多。他多么渴望能够活下去,把自己没有做完的事情做完……
程启彬泪眼朦胧。拉着前来探望的领导和同志们的手说:“没事,我还能活一阵子,还能回到所里,还能工作……
为了尽力配合医生的治疗,程启彬以一个人民警察无畏的精神不懈地同疾病做斗争。根据病情,医生决定给他用国外进口的消炎药——复达欣。可当程启彬知道用这种药每天得花费700多元钱时,他说啥也不肯用这贵重药了。他真诚对医生说:“为我的病,局里已花了一大笔钱,如果能用国产药再好不过了,能省就省点儿吧。”
由于国产药物副作用大,程启彬的头发全部脱落,进食时吃什么吐什么,后来吐出的竞是黄色的苦汁。妻子和探访的亲友们见状只好含泪转过身去:太揪心了!
他让妻子到书店买来有关介绍保尔?柯察金、吴运铎、张海迪等英雄人物的书籍,一有点精神就一字一句开始通读。没几天功夫,他忍痛读了4本书,英雄人物可贵的精神深深刻入他的脑际,深深融入他的血液之中,高尚的人格力量时时激励他征战病魔。
许是因为医术的精湛;许是因为毅力的坚强;许是因为命运的青睐;许是因为福祉的降临,死神望而却步,生命重新迸射出光芒。10天过后,程启彬高烧开始消褪,浮肿渐渐消除,呼吸趋于平缓。20天后,他竟能在病床上慢慢地活动了。医生开始吃惊:“奇迹,真是奇迹,老程真是了不起!”
天公作美,绝处逢生。程启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他让妻子找来笔和纸,伏在床上颤抖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是党和组织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在党的怀抱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有限的时间里,报答党的恩、同志情,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容进取,不屈不挠,用我延续的生命实现人民警察的理想和价值,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胸间的爱意冲腾而起,心头的烈火熊熊燃烧。5个疗程过去,程启彬终于重新站立起来,一个伟岸而坚挺的身躯矗起人生苦旅中醒目的航标。
(二)
按医嘱:程启彬出院后需要在家静养,每月必须到医院化疗一次,日常起居要时刻小心,至少要休息1年以上才能考虑上班等事宜。可回家没几天,他就向所领导提出上班的要求。所长劝他说:“老程,好好休一段时间吧,身体要紧。”“别,你千万别再劝我,我这种病说不准能挺多长时间,趁能走动我想多干点事儿,要不心里总觉着不踏实。”
程启彬三番五次找领导软磨硬泡非要上班不可,领导拿他没办法,便安排他在所内当治安民警,但这是有条件的,即不要起早贪黑,也不要离所远行,而且可能随时休息治疗。
上班的愿望实现了,但他的身体毕竟没有康复,体质非常虚弱。有时走几步路就是一头虚汗,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晚上到家一头扑在床上,浑身像散了架子,连吃饭都不愿意动弹。
身体情况稍一好转,他就深入到居民委,了解管区治安情况。在公众面前,他总是强忍病痛谈笑风声,一副轻松的样子,以免领导、同事及群众为他担心。
有一天,他来到了亨利村跑片检查,63岁的村民刘大娘见到他后,拉着他的手向她哭诉道:“程民警,快帮帮我吧,我那不争气的二小子刘树友刚才拿刀去找史家小子拼命去了,要出事啊!”
程启彬当即问明事由,原来是刘家二小子怀疑其妻与史×有染,一气之下要前去拼个高低。程启彬意识到,这件事必须马上遏止,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事不宜迟,程启彬顾不上身体疼痛,三步并作两步,一口气跑到了居民委,一面沟通情况,一面打电话向所里汇报,请求派两位民警前来增援。
从早到晚,找了一整天,仍不见刘的踪影,此时,天已黑了,他直觉得力不从心了。此时他真想找个地方躺一会儿,消解一下贫血引发的晕眩症。可转念一想,不行,找不到刘树友,惨案随时都可能发生,万万耽误不得。于是,他强咬牙关,支撑着摇晃的身子又四处寻找起来。披着夜色,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奔走,有几次差点儿摔在水沟里。
终于,他在一家饮食店里与刘树友相遇了。程启彬顾不上喘口气,就开始做刘的思想工作。他苦口婆心地为其讲法律知识,讲人际关系,讲矛盾的因果,讲处理问题的方法,讲得口干舌噪,前后花费了一个多小时时间。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刘树友的心弦,使他终于平息了冲动,恢复了理智。
第二天,程启彬又找到刘树友及其妻子做深入细致的家庭调解工作,为他们摆事理,讲案例,鼓励他们相互信任,好好生活,使夫妻俩消除了误会,和好如初。临别时,刘树友满怀歉疚地对程启彬说:“程大哥,你拖着这样的病身子还三番二次为我们的事儿操心,我们太过意不去了,以后慢慢报答吧。”程启彬微笑道:“别这么说,只要你们和和美美,我比啥都高兴。”
一个家庭破镜重圆了,而程启彬却因超负荷工作加重了病情。因服用药物不及时,他全身皮肤大面积溃烂,晚上一脱衣服烂皮就被带下来,浑身痛痒,躺不下,睡不安,只能倚着被子打几个盹。一家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妻子经常泪眼不干。程启彬就是这样顶住了病痛,忘我地拼搏,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活一天就干一天,尽量为人民多做点事。仅在他重返警坛后的一年内就处理各种民事纠纷4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管区内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度下降,破案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0%,年终全局业务测评时,综合成绩名列第一。
2002年,时令已至隆冬,程启彬在下片调查时得到了情报:县亚麻厂停产后,经常有不法分子早晚时间前去盗窃各类物资。一个北风凛冽的夜晚,程启彬得到一个确切消息,有3名盗贼将于半夜时开车到厂里盗拆机器零件。程启彬带着两位民警在晚10点左右就埋伏在厂区的一间空屋里。数九寒天,朔风刺骨,一会儿的功夫就冻得浑身打颤。但是,程启彬和战友们不退缩,咬牙坚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风寒一阵阵侵入肌肤,透入骨髓,使人有一种僵硬之感。
大约接近子夜时分,盗窃分子出现了,正当他们鬼鬼祟祟地动手拆卸机器时,静夜中突然响起一声断喝:“不许动!”趁盗贼惊鄂之际,程启彬和几位民警如神兵天降,截断了他们的退路,3名盗贼只好束手就擒。由于及时制止了盗窃者的破坏活动,使亚麻厂免遭财产损失达60多万元。
2003年2月的一天晚上,程启彬正在富锦市东大街一家小餐馆调查取证,忽听一名妇女高声喊叫:“抢劫了!”群众的呼救就是命令,只见他猛地冲出大门,朝受害人所指的一辆三轮车追去。他一口气追了三条街,终于在第一百货商店前将三轮车截住,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下,抓获了邓金方、王福宾两个犯罪嫌疑人。经查,二人是自绥化流窜到富锦市准备大干一场,谁知刚一作案就被捉住了。为了感谢程启彬机智勇敢、保卫群众财物的精神,受害者及家人给镇东派出所送来了感谢信,以表对人民警察的衷心谢意。
这就是程启彬的品行,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坚定不移地践行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
2003年8月16日,为保护群众利益不受侵害,他挺身而出处理了一起拦截货车案件;2003年9月12日,在办案过程中,成功捕获了一名山东藉的网上逃犯。诸如此类事情,程启彬做了许多许多,为此,人们提到他时都争相赞誉,有口皆碑。
(三)
20多年的从警生涯使程启彬深深地感受到:人民警察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将职业的理想渗入群众之中,这样,老百姓心中才会有你,你的生活中就会充满鲜花般的微笑。
程启彬身为一名普通民警,始终把排除群众忧烦,为民奉献温暖挂记在心坎上,并时刻付诸行动之中。在一次下管区工作时,程启彬发现管区内居住车站附近的王殿武是个五保户,老两口年迈多病,日常生活难以料理。此后,他一有空就往王大爷家跑,毅然负起子女样的责任。上街买菜、担水劈柴、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10多年如同一日,从不间断。两位老人逢人便讲:“小程这年轻人真是没比的,侍奉我们实心实意,他比我亲儿子还要亲啊!”
管区内有位名叫孙兰英的老大娘已70多岁,儿女早逝,生活在孙子家里,而孙子与孙媳妇又都是聋哑人,住的房屋破烂不堪,门窗上没有一块玻璃。这位老人及这样的贫困家庭牵动了程启彬的心。到家后他和刚刚出院的妻子唠起此事,妻子也感到阵阵心痛。星期天,程启彬携妻子一道去街里买来玻璃并亲自动手为其镶好。过了两天,他又找了几位朋友,为老人家里维修了房子。看到自家面貌一新,孙大娘万分感动。找人写封感谢信,含着泪水送到了派出所。老人家声音颤抖地说:“启彬就是惦记咱老百姓啊!”
1995年10月的一个早晨,程启彬上班路过第一百货商店门口时,见一位老大爷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在地,而肇事者正欲逃逸,程启彬十分气愤。他急忙骑上自行车紧追不舍,追了约两公里,终于追上了肇事者,并将其带到了派出所。而后,他又立即返到现场把受伤老人送到了医院,挂号、检查、取药,他楼上楼下跑得满头大汗,待老人脱险后,他却悄悄地离开了医院。老人出院后四处打听这位穿警服的救命恩人,一直找了半个多月才知道这位警察叫程启彬。为了表达感谢之意,老人来到派出所,又要给钱,又要送烟,但都被程启彬婉言谢拒了,他说:“这点小事儿是一个民警应该做的,要谢你谢谢党吧。”老人实在没办法,特地去县电视台为程启彬点了一首充满深情的歌曲《好人一生平安》。
程启彬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心里也有了他,他以一个人民忠诚卫士的形象在居民百姓的眼中高大起来。
2004年4月18日是个星期天,程启彬又像往常一样,早早地离开了家门,骑上自行车,驮着昨晚买的两箱雪梨,向宝清县敬老院驶去。早在几年前,程启彬就已将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将老人们当做自己的亲人,经常找空闲时间看望他们。这一天由于风大,加之身体虚弱,骑车行走六华里竟用了40多分钟。当他满身是汗地赶到敬老院时,所有能够行走的老人都出门来迎接他。老人们将他团团围住,这个扯着他的衣襟,那个拉着他的手,亲亲热热,欢欢喜喜。老退伍兵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启彬,我昨天就和你孙大爷他们打赌,说你今天一定准来,这不,你真来了。”老人们把程启彬拥进屋后,边吃水果边与他拉起了家常话,那股热乎劲儿谁见了都会受感动。分手时,老人们一再嘱念着要他常来看看,把他送出很远很远。
2005年春天,东关社区岳桂珍老人家门前木板院墙倒了,他首先想到了启彬。启彬带领民警用一上午的时间给修好了,老人连声道谢,受到群众的好评。
程启彬视百姓为亲人,时时刻刻关心爱护他们,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钦敬和赞誉。
然而,谈及自己的家庭时,程启彬的胸中总是怀有深深的愧疚之情。
1994年6月,程启彬的妻子患液气胸在佳木斯结核医院冶疗一年时间,他没能抽空前去陪护;
1995年,妻子转院到辽宁千山医院作手术,他仍然没有抽出时间前去探望;
这绝不是程启彬对妻子缺少情意,只是因为他工作太忙太忙了,他放不下事业的担子啊!
那两年因为妻子不在家,两个年幼孩子每天难得吃上一顿象样饭,这也是因为程启彬拿事业太为重了,很少能准时回家照料孩子。一天,程启彬下村办案,晚上没能及时赶回去给孩子做饭,待到深夜回家时,只见孩子合衣躺在地板上睡着了。此情此景,令这位坚强的汉子泪流满面。
时光若水,岁月如歌。弹指间程启彬已届半百之年。回望漫漫的从警之路,有过苦痛,有过忧烦,有过险阻,有过遗憾。然而,他无愧于自己崇尚的事业,无愧于自己精彩的人生。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在程启彬生命的家园中永久地燃烧着腾腾的烈焰,这片强光劲火将永远烛照他人生的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