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名为"诺宝"的幼儿教育拼装机器人日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研制者说,"诺宝"的诞生将以更为简单的形式让幼儿机器人走进孩童的世界,实现他们想制造机器人的梦想。
这款机器人教育组件融合了现代工业设计,机械、电子、传感信息系统、自动控制、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先进技术都得到了应用。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学院机器人研发中心开发设计。首批教育组件分为"探路先锋"、"无敌追踪"和"幻影雷达"三个系列,每个系列都需要孩子动手拼装。
研制者、机器人学博士鲍青山解释说,这款机器人头部有一个类似人眼的高灵敏红外传感器,发射出的红外线感应到外界的障碍后,会把信息转为信号传输给"大脑"――智能芯片。"大脑"作出判断,并通过传感器向运动系统传达指令,调整行动路线。"诺宝"其它系列的教育组件也都采用世界最前沿的技术研发,每一款都蕴涵多种机器人制造知识。
哈尔滨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光敏说,目前无论是儿童玩具还是小学生科技课教具大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成品,科技含量不高,没有真正将科技元素、原理与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拼装机器人兼顾科技和趣味,既可以作为教学用品,也可以给孩子当玩具。他们在组装、拼制过程中,学习领会书本知识并自觉转化为能力。
学生家长赵敏说:"孩子对机器人都很感兴趣,但因为家长的学科背景不同,对于机器人的问题很难回答得科学准确。通过和孩子一起组装机器人,不少问题迎刃而解,我们也学到了知识。"
鲍青山说,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中国机器人研究的一支重要队伍,多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研发项目,如"863计划"、"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等。拼装机器人是学校科研服务社会的又一体现,目的是为孩子们提供一种高科技玩具,为中、小学的科技实践课提供教学用具。通过这样的实践载体,实现素质教育,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让高科技机器人真正走进孩童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