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绥化市虽然是离俄罗斯国家很近的一个城市,但距中国的俄罗斯族却很遥远。
八月,祖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塔城一带,出现了一辆喷有“寒地黑土”、“绥化市——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等字样的吉普车。这就是赵玉明父子“寒地黑土中华民族大团结万里行”不远万里走近了俄罗斯族。
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部,属于中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辖塔城市等5县2市,有5个县(市)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腹地有石油重镇克拉玛依、独山子石化基地和奎屯市。中共塔城地委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行政公署驻塔城市。
塔城市俄罗斯族民族代表龙岗对俄罗斯族重点进行了介绍。
我国的俄罗斯族人口为13504人。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以伊犁地区为多,还有少数人分散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他们使用俄罗斯语(简称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通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人最初是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9世纪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有更多的俄罗斯人陆续进入新疆一带。那时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俄罗斯族,他们的生活习俗、服饰、节庆等,基本上与俄罗斯国家的俄罗斯族相同。
俄罗斯族人在生产技术、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发展。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人从事各种修理业、手工业、运输业,有的还兼营农副业。在农村的俄罗斯人大多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落,从事农牧业生产。他们善长经营园艺和养蜂。由于俄罗斯人迁来中国时间不长,一般在俄罗斯都有亲戚,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些人返回俄罗斯和他们的亲人团聚;也有一些人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戚,所以我国的俄罗斯人人数不多。近百年中,由于和不同民族通婚的原因,已经形成第二代、第三代的俄罗斯族人,他们中不少人采用汉姓,称呼汉名。
在塔城,68岁的俄罗斯族老人伊万对赵玉明说,我活了这么大年龄才知道中国有个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也第一次知道绥化市,更是头一次在塔城看到来自绥化的汽车,中国真是太大了,56个民族是一家啊。
在塔城市,赵玉明看到,俄罗斯族男性多着西服、女性喜穿花色连衣裙、戴方头。年轻人则爱追逐社会潮流,穿各式时装。俄罗斯族的饮食既有自己的特点,又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他们的主食是自制的面包,副食有多种懒式煎菜,爱吃牛肉煮土豆式的各种菜肴,尤其喜欢吃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菜。他们也常吃包子、饺子、各式面条和抓饭,爱喝白酒和自己酿制的啤酒。
伊万老人还告诉赵玉明,塔城的俄罗斯族人在家庭中,在与本民族人交往时,他们讲俄语,使用俄文。他们大多数人既有汉文姓名,又有俄文姓名。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无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俄罗斯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管理国家大事。塔城地区的俄罗斯族过圣诞节、复活节、也过春节。圣诞节亲友相聚、欢歌起舞。1985年后、每逢圣诞节,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联欢晚会。
俄罗斯族能歌善舞。他们的主要乐器是手风琴,其次是小提琴、吉它和钢琴。每逢喜庆之日或者亲友相聚之时,他们就拉起手风琴,唱歌跳舞。俄罗斯族妇女的“头巾舞”,男子的“赶马车舞”,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青年们则爱跳“踢踏舞”,这种舞舞步矫健,节奏强烈,情绪轻快,舞姿优雅。
俄罗斯族人自结婚之日起,有着诸多的结婚纪念日。举行婚礼之日称绿婚,届时,新婚夫妇须在庭院中种一小树,象征期待爱情之树开花结果。俄语中的“绿”,有“年轻”或“不成熟”之意。结婚周年纪念日称花布婚,新婚夫妇互赠花布、手帕,象征今后生活如花似锦。结婚5周年纪念日称木婚,届时,人们向夫妇赠送各种木制礼品,象征婚姻犹如幼苗长成林木,祝愿爱情如木材般坚韧巩固。此外,还有铜婚、白铁婚、玫瑰婚、银婚、金婚、钻石婚、福婚、王冠婚等。俄罗斯族人银婚、金婚、钻石婚、王冠婚都要隆重庆祝。
俄罗斯族人忌讳“星期五”和“13”这两个数字和日子,原因出自宗教。据《圣经》记载:耶酥曾召12门徒,传教于犹太各地。后为犹太教当权者所仇视,被捕送交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于星期五被钉死于十字架。此后,信仰基督教的民族都以这两个数字和日子为忌讳。俄罗斯人请客时从不请13个客人,结婚时也要避开每月的13日,家庭一般不在星期五举行较有纪念意义的活动。
在塔城市繁华的街头,赵玉明听到了一曲曲在家乡绥化常听到的耳熟能详的俄罗斯民歌。它那独特浓郁的民族风韵,久久在赵玉明心中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