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网专题 > 黑龙江 正文
简体 繁体
高油价时代:一环套一环的矛盾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5-08-09 16:15:07
 

  东方网报道 近日,国家发改委再次调高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50元,零售中准价格也按出厂价格调整幅度等额提高。同时,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这是国家发改委继6月25日上调油价之后,在一个月内再次调整油价,同时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五次调整,而去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总共才调整了三次。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曹玉书公开表示,目前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问题还没有 完全解决,成品油调价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意味着,成品油价格还可能逐步上调。曹玉书在说明这一轮成品油调价时明确表态:“国内油价将继续坚持与国际油价联动的机制。”他认为,油价呈现出在较高价位上波动的趋势,“低油价时代在我们可以设想的下一步和近段时期内很难再出现,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成品油的高价位时代。”

  发改委的态度让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舒了一口气。“发改委把我们一直压着没敢说的话说出来了。”两大石油集团的人都如此表示。

  “今年以来,两大石油集团多次联合给发改委打报告,要求上调成品油价格。报告说下面的炼油厂亏损得很厉害。上半年,我们派了几个工作组去下面的炼油厂做了实地调查,发现情况确实如此。所以发改委决定上调成品油价格。”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告诉本刊记者。

  据统计,今年1~5月份,石油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810.79亿元,同比增长36.0%;利润总额却为-27.9亿元,同比下降了124%;全行业亏损严重。我国的汽油产量自6月份以来开始下降,6月份我国的产量从5月份的436万吨降到409万吨。7月份的产量更是由于炼厂开工率下降而急速减少。

  “(今年上半年)原油价格长期与成品油价格倒挂,炼油行业亏损上升了24倍,新增亏损额占到整个石化行业的84%。”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说。

  “成品油价格再不调,我们的炼油厂就没法再加工原油了。加工的越多,我们亏的就越多。”中石化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成品油和原油价格积聚的矛盾太多,已经到了非调不可的地步。即使此次调价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相比,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

  这样的矛盾,已经体现在了海关的统计数据上。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今年前6个月总共出口了759万吨成品油,同比大幅增长48.6%,而同期进口却呈现出颓势,成品油进口更从去年上半年的增长34.1%,转变为下降21.1%,至1570万吨;6月份的同比降幅更达到了22.6%。

  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幅度跟不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涨幅,被业界认为是进口减少而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去年国家发改委有意压低国内成品油价格,因此国内价格始终较国际价格低1000多元/吨。以近期新加坡到岸价为例,6月份汽油零售价为5844元/吨,柴油零售价为5822元/吨,而同期国内汽油零售价仅为4600~4700元/吨,柴油零售价仅为4200~4300元/吨。

  有了国内外巨大的价差,中石油、中石化更愿意将成品油销往海外。同时,国际石油投机商也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以来料加工为掩护,将低价成品油大量出口到境外大赚一笔,这样的情况又造成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扭曲了国内油品市场。

  滞后的价格买涨不买落

  虽然统计数据显示炼油业全行业亏损,广大消费者却无法理解两大石油集团的“委屈”。因为在这两家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上,我们看到的是巨额盈利。

  中国石油2004年的业绩为净利润1029.27亿元,同比增长47.9%,创下上市以来最好水平。这样的出色业绩也使中石油一举超越了汇丰控股,成为中国香港联交所2004年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中国石化2004年的净利润也同比增长了69.77%,为人民币322.75亿元。而据汤马逊金融(Thomson Financial)综合25家证券商的预测,中国石化今明年纯利将分别为396.18亿及395.46亿人民币。两家石油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集团,从原油开采到成品油零售都是一家公司的,上游为什么就不能让一些利润给下游的成品油销售呢?集团内部为什么就不能把利润平均一下呢?就一定要把油价上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吗?”有消费者提出这样的质疑。

  中国石油业的原油和成品油定价机制都由发改委(包括其前身国家计委)制定。

  在我国,国内原油及成品油的供应都有国内自产与进口两种途径。其中国内自产的原油及成品油价格的确定取决于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与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的基准价。具体说,国产原油基准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价格加上关税确定的,贴水或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这样使得国内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

  这样的定价机制,使国内原油价格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也使得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充分受益,业绩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与此同时,国有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的“时间差”,又使得我国的原油进口陷入了“买涨不买跌”的怪圈——国际油价上涨时,由于预期一个月后国内定价也会相应上涨(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下个月的我国国内油价,而且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几位数),所以几大公司就会高价大量买进。

  “企业买涨不买落的原因,是我国特殊的现行定价机制。企业在国际油价上升的时候买进,在国内就可赚钱;反之,则无利可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青如此分析。

  这种做法无疑是放大了原油的进口成本。在我国国内炼油厂炼制的原油中,有约40%依靠进口。

  而我国的成品油定价则几乎完全是计划价格。

  目前国内现行的成品油价格体制主要是沿用2001年制定的方案,即国内汽、柴油价格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挂钩,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按月变动幅度超过8%,发改委就可能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后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幅度内制定最终零售价格。

  同时,2001年10月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关于完善石油定价机制相关办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短期上涨时不上涨,而在国际油价下降时不降或少降”。

  但是,2003年以后,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国家发改委又将2001年的方案进行了修改,新方案规定将国内油价一旦与纽约等地出现8%的价差就调价,改为视国内经济运行状况而不定期调价。

  原本成品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的机制就同样助长了流通体制中的投机现象——根据国际油价的走势,国内销售者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国内油价的基本走势,即上调还是下调,在做出价格预期后,就能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囤积,从而造成油品资源的紧张。比如,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囤积油票的现象,还有些企业也有囤积油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部分社会加油站出现“油荒”的原因之一。

  而实行宏观调控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又完全打乱了市场预期。

  今年以来,为减少高油价引发的国内消费者不满情绪,国家有意压低了成品油零售价格,在国际油价上升时,减少并延缓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在3月纽约93号汽油价格从55美元/桶直线上升至78美元/桶,涨幅达41.8%的情况下,我国华东地区93号汽油价格仅从3750元/吨提高到了4050元/吨,涨幅为8%,且这一举措是在4月份进行的。这样国际、国内成品油价格就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相差30%以上,国际石油投机商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我国石油销售市场大赚了一笔,而我国石油销售企业因体制僵硬,难以适应这样的快速反应,出口经验和渠道又不多,大量低价成品油被跨国石油经销商出口到境外,于是出现了我国成品油市场供应极其短缺的情况,在南方再次出现了限量加油的罕见情况。

  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国内低价油品的大量出口,国内成品油经销商销售量大幅下降,因为他们此时无油可卖,于是国内石油经销商又想尽一切办法大量储油,因为每日不断上升的国际油价使得他们深刻体会到,只要手里有油来日就能赚大钱。等国内石油经销商刚刚储满油罐时,国际油价又应声回落。但令众多石油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在油价上升时调价显得又慢、又谨慎之手,在油价下调时却显得又快又伶俐(今年5月24日发改委小幅下调了汽油零售价格),这样一来,国内石油经销商高价购入的成本就难以消化,于是多数石油经销商出现了亏损经营的情况。

  “自从原油价格突破了30美元一桶以后,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即使国际市场的价格上涨多次超过了8%,我国两大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向发改委申请涨价,发改委也不批了。”两大石油集团面对消费者的质疑,都做出了几乎相同的回答,“从去年油价大幅飙升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补贴成品油的零售价格。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们都调低过汽、柴油的出厂价,就是企业内部为减轻销售部门的压力进行的内部分配调整。”

  据记者了解,补贴成品油的问题在中国石化更为严重,因为该公司超过70%原油依赖外购。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已经使该公司在2004年补贴了约300亿人民币,而今年上半年的补贴额就已经将近200亿元。实际上,由于来自进口油价高涨和国内油品零售限价这两个因素,到6月初为止,中国石化在香港的股价已较年内高位3.6港元下跌了23%。

  两大石油集团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作为国有大企业,他们一直在承担稳定市场,保证供应的责任。“但是,这种公司内部的交叉补贴本身就不是一个市场化的方式。我们(中石油、中石化)都是上市公司,炼油、批发、零售各业务环节都是单独核算的,利润指标也分别下达,不挣钱怎么会有利润,作为炼油厂的领导,到了年底怎么交差?”中石油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率,两大石油集团能做的就是公司内部批发环节可以补贴零售环节,但以这样的批发补贴价格两大石油集团是绝不会卖给社会上的加油站的。由于我国成品油批发环节还没有放开,于是社会上的加油站要么接受批发价比零售价还高的成品油,要么干脆就没有油源。

  中石化销售公司相关人士称:“现在我们一方面要承担保障社会供给的职责,一方面又要满足股东对公司盈利的要求,在目前这种定价体制下,对市场供给进行控制是不得已而为之。”

  “以前我们还可以和地方炼油厂加强联系,直接从他们手里买油。但是由于去年以来成品油零售价与原油价格长期倒挂,这些地方的炼油厂基本都关门不干了,我们的这条油源就断路子了。”某社会加油站的老板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手里也有从国外进口油品的相应配额,但国内规定的油品价格比国外还便宜,这种亏本的买卖谁做啊。”

  左右为难发改委

  买涨不买落,人为加大原油进口成本;一边高价进口原油,一边低价出口成品油;价格倒挂,产生“体制性油荒”;两大石油集团补贴了成品油价格,却又在客观上加强了自身的垄断地位;发改委小幅下调油价后,又不得不两次更大幅度调高成品油零售价格……

  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现行的石油产品定价体系。

  现行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体系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国家发改委自然就处在了矛盾中心。管制本来就是一件不招人喜欢的事。偏偏石油又是高度敏感、牵涉面广的“战略物质”——石油是生产生活的基础性产品,油价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体的经济效率和国民福利。

  发改委经常发现在油价的调控上,自己总是处于左右不讨好的境地。

  石油行业毕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发改委对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幅度仍是十分谨慎。“去年以来,在国内存在通胀压力、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原油和成品油价格调整已经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我们对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滞后于原油,就是为了缓冲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的压力。”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对记者说。

  油价上涨对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取决于其上涨幅度对居民交通、居住支出的影响。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如果国际原油上升10美元,持续一年,将推动我国CPI上升0.8个百分点。但根据央行金融研究局的测算,由于价格管制,国际原油价格所带来的国内成品油、液化气以及城市交通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CPI上升的影响严重滞后,远远低于IEA的预测。

  但是这样的价格管制就带来了前述的那些矛盾。业界有专家批评价格司,“实行新的价格管理体制几年来,没有一次定的价格是跟实际市场相符合的”。

  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既然国家制定的价格机制是绑定国际油价,就不应该出现一会儿大幅高于国际油价而一会儿又大幅低于国际油价的情况(30%左右的大幅变化不仅是在国际油价附近来回变化),至少方向一致才能算作依据国际市场定价。这种连方向都不一致的严重随意调控下的盲目国际接轨,将会直接引发我国石油市场再次进入混乱经营。

  记者希望发改委有关官员能解释一下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到底由哪些因素构成,这位官员拒绝了记者的要求,只说:“发改委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发改委在制定价格时往往除了考虑当时的原油价格外,还需要根据当时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消费价格指数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的企业情况等综合考虑。而其中,有许多难以“量化”的因素,如国家政策取向、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等等。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发改委此次调高成品油价格,也听取了国资委方面的意见,毕竟国有炼油厂全行业亏损的状况,是国资委方面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对于最近一次油价的上涨,曹玉书给出的公开解释是:“一方面,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应上涨;另一方面,成品油价格上调,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尤其是消费者承受能力,包括出租车司机和农用柴油用户。”他说,“两方面统筹兼顾,如果价格太高,势必对消费者产生压力,负担过重,直接影响运营和生产。所以,在调整油价的时候,既考虑成品油生产企业的效益和利润,也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使价格调整找到平衡点。”

  观察家们普遍认为,在油价调节问题上,纵然发改委闪转腾挪,然而它所虑太多,掣肘也太多,终不能适应市场的即时变化。

  市场化价格有涨有落

  油价传导机制的扭曲再次证明,面对市场上的多重变量,计划式的调控永远是滞后和捉襟见肘的。适时推出市场化的改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

  而我国成品油价格已由原先的少动、慢动逐渐转变为频繁调整,这被认为预示着我国油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有望就此展开。

  最近,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曹玉书一改过去对石油流通体制改革话题不谈具体内容的态度,在出席黑龙江省地方石油协会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在100多名民营油企代表期待的目光注视下,首次透露了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思路。首先是改革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比如解决怎样从滞后油价向实时油价转变等现实问题;其次是切实放开批发环节,在对外开放之前先对内开放,改变由两大集团公司集中批发的现状;最后要逐步放松对油源的控制,在石油进口环节真正实现竞争。而要加速推进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中的第二、三个环节,必须以成品油零售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为前提,否则其他两项改革的效果就无法显现。因此,目前加快石油流通体制改革,特别是改革成品油形成机制,势在必行。

  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成品油市场将完全开放。“如果不挣钱,民营和外资都不会进入这个市场。现在外资在全国开了几百个加油站,那只是一种战略性的进入,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那些跨国石油公司要先进来站住脚。但是他们必须保证股东利益,赔钱的买卖他们不可能去大规模地开展。如果是这种价格倒挂,壳牌、BP、埃克森美孚等公司,都不会在中国大规模地建炼厂。如果不调整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即使市场放开了,也不可能实现充分竞争。”一位业界资深人士对记者说。

  据悉,发改委已经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出了《石油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邓郁松就参与制定了《石油流通体制改革方案》。他认为,第一步仍然由国家发改委制订零售价格,但是从滞后油价变成实时油价,实时跟紧国际油价的变动。“垄断就有抬高价格的可能,马上放开可能只是给获利群体提供更大的机会,而为其他人群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国家制定中准价。”邓郁松对记者说,“等竞争主体多元化以及相关法规完善之后,就可以实行市场定价。政府监控则是放在企业行为方面而不是价格制定方面。”

  总之,石油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达到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油源的多元化,在市场的充分竞争中理顺油价形成机制。中国的油品市场不能够自给自足,消费者也不可能不承担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但一个市场化的价格应该是有涨有落,而不是单边上扬的。

作者:    来源: 东方网     编辑: 隋洪波 ( 隋洪波 的博客)
 延伸阅读
 24小时新闻排行
·我省二级公路两月内取消收费 部分转为一级或高速路
·伊春市政协副主席张金铸任伊春光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省联通:3G五月放号 完成全省13地市市区3G网络覆盖
·哈尔滨市现有2500所中小学校 2020年将撤并为800所
·哈尔滨西客站征地拆迁开始 3月10日前动迁全部完成
·哈站13日始发列车剩余票额统计表
 精彩导读
·CNN名记深夜携毒游荡 被捕时绳绑下体皮靴藏性玩具(图)
·网传女孩遭人暴打扒衣视频  都市女性流行拍裸体照(图)
·波兰13岁女孩杀入时尚圈  揭秘日本性爱娃娃制作(组图)
·蒋雯丽老公搂中戏校花喝酒  关之琳拖壮丁填补空虚(图)
·背景吓死人的社交名媛  新生代艺人胆战心惊三角恋(图)
·爆容祖儿和英皇老板亲密照  大牌女星"伤自尊"瞬间(图)
 视 频 访谈 电台 直播 卫视新闻 卫广新闻
 互动类精彩导读
·网民看《赤壁》遭遇侵权 起诉万达影城广告多
·情感心情日记 今生再寂寞 也绝不做你的情人
·银行教你6大绝招识别假钞 假币没有凸凹感
·小说连载 一个北漂女演员的辛酸自白
·500元诚租女友! 妖舞哥哥租女友回家过年
·50岁男人想通了! 老来夫妻骂是爱
 休闲类精彩导读
·CLANNAD AS制作话数决定!
·惊天大雷!Macross F剧场版启动
·柊镜入赘初音家族,幸运星OVA先声夺人
·虚拟偶像歌手新品12月再登场
·性惩罚可导致丈夫心理阳痿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