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前的鸠摩罗什塑像 |
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坐落在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公里,与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大约始建于公元3世纪,比莫高窟还要早200多年。
|
远眺拜城克孜尔千佛洞 |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属于龟(qiu,音秋)兹古国的疆域范围。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佛教从印度首先传入新疆,再传入中原,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克孜尔千佛洞以壁画的形式比较集中地描绘了释迦牟尼诸菩萨、比丘阿难众弟子、天宫伎乐、飞天、供养人等内容,巧妙地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爱与憎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画面上。
可惜的是,克孜尔千佛洞历经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又经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和德国一些探险队的劫掠,完整的壁画几乎消失殆尽:放置释迦佛的佛龛空空如也,壁画上所有佛象左半边袈裟均被剥走--因为它是金箔制成的,甚至整壁整壁的壁画被人揭走。目前,克孜尔千佛洞有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其中135个窟形比较完整,75个洞窟壁画保存较为完好,对游客开放的只有十余个石窟。为了更好地保护克孜尔千佛洞,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不准拍照,不准吸烟,不准触摸石窟内的墙壁,一次参观的游客人数要限制在16人以内,以免由于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潮气及人为破坏影响壁画的保存。
鸠摩罗什是中国伟大的佛经翻译家,诞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父亲是印度刹帝利阶层,母亲是龟兹王白纯之妹,7岁剃度受戒,12岁接受大乘佛教思想。58岁时,鸠摩罗什被隆礼迎入长安尊为国师,受命译经长达11年之久,共译佛经35部,开辟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新纪元,与唐玄奘、义净并称中国三大佛经翻译家,被认为是龟兹文化杰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