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状月24日电(记者 刘蕊) 23日上午,“中国网络媒体海峡西岸行”参观了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曾有人比喻:土楼就象一个句号,但又会带来无数问号和感叹号。
在我国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镶嵌着一座美丽、古朴而又典雅的小城,名字叫永定。这里的小城故事多,因为它是客家之乡。土楼是客家人赖以生存的必要居所,古往今来,土楼像日月一样与客家人同在。在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中,在茂密的树林里,在青翠欲滴的田园旁,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土楼。它像无数星星点点的智慧星座,充盈在神奇而又独特的山寨之中。难怪有识之士把它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客家土楼”,是“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上冒出来的蘑菇”。
|
振成楼 |
据史料记载,在四世纪初(西晋末年)九世纪末(唐朝末年)和十三世纪初(南宋末年)因战乱或饥荒等原因,汉人从黄河流域举家迁徙到南方,被土著人称为“客家人”。客家人为了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早在900多年前,就开始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兴土木。他们按照中原的传统建筑风格与技术,开始营造防御性能强,同时又防风、防潮、防火、防盗的土楼。他们十分巧妙地把中原建筑风格模式与当地的条件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就地取材,在黄土中掺拌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粘合剂,以竹片、木条等做筋骨,以木料做框架,用木制的夯箱日积月累、由下至上夯实加固。土楼墙厚约一米,楼高15米以上,大多为3层至6层。建成后的土楼像柑橘瓣似的均匀分布着100—200间房间,族长根据实际需要分配给族人。仅此一点就可以充分体现客家的群体意识和团结氛围。一般来讲,一层天井的对面为堂屋,是供奉先祖之处,每到重大节日和遇有要事(婚、丧事)都在此相聚,朝拜议事。一层的其它房间则为厨房,二层多为粮仓,三层以上住人。一幢土楼居住着几十户人家,数百口人,他们朝夕相处,互帮互助,相依为命,活得充实、舒适、潇洒,到处洋溢着人间真情。
|
土楼内对联 |
|
新娘嫁衣 |
|
脚下的路 |
|
土楼 |
土楼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向世人展示着客家传统文化。
|
土楼 |
客家人爱读书,早在封建时代,即便富有之家,如果没有一个读书的文化人,也被视为一种耻辱。因此,即使生活拮据也舍得对教育投入。有一座土楼,前辈望子成龙,企盼后人成材,便用正楷在大门两侧书写了一副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字里行间闪耀着做人之道,立身之本。有座叫“振成楼”的土楼,其楹联主题鲜明,发人深省:“振纲立纪”、“成德达才”,虽只有8个字,却像警世恒言一样告诫人们,不论是国还是家,都应该有“纲”有“纪”,才能培养出有“德”有“才”之人。一语惊天,道出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哲理。我静静地站在这幅对联前,沉思良久,终于悟出了“客家、土楼与文化”的内涵。
|
土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