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英国人移居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们首先要开板球场和俱乐部,如果俄国人来一个新地方住,他们就要首先建一个教堂,然后开一个酒吧。实际上,在建设中东铁路的时候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哈尔滨第一个、最小的教堂开在1898年的2月份,接着来到东北的第一个东正教神甫是亚历山大•如拉夫斯基(Alexandr Zhuravskiy),他是1897年就来到中国东北地区的。1898年哈尔滨开了一个用石砖盖的一个比较小的但是非常漂亮的教堂。圣尼古拉教堂,这是哈尔滨建的第一座教堂。当时俄国人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一个特征就是去教堂、享受教堂里面的美丽的合唱。在哈尔滨参拜教堂成了俄国侨民的一种生活需要。
1907年在哈尔滨港口地区,建了圣索非亚教堂。这个用木头做的教堂是从别的地方搬到哈尔滨的。教堂建筑师改了一下它的结构,而且200个小时之内就完全建好了该教堂(大概20工作日)。索非亚教堂的特点是它的壁画和合唱班。后来这个教堂开了一个附属学校:索非亚东方语言学校。这个学校培养了几十个具有专业水平的翻译。
哈尔滨影响比较大的教堂还有下面几个:圣母领报教堂(圣母喜报教堂),建于1903年,位于哈尔滨警察街,原来是属于北京传教士团管理,后来日俄战争期间,作为俄国军队医院。1918年2月由于火灾毁灭,但同一年5月份重建。圣索非亚教堂,建于1907年,位于哈尔滨的道里地区。这个教堂从1923年起,经过10年的努力,按照基辅圣索非亚教堂的样式,在1932年11月第二次重新建成砖石结构的建筑。重建的教堂当时是哈尔滨最大的教堂,可以容纳2000多人。圣母安息教堂,建于1908年,位于哈尔滨的新墓地。这个教堂规模小,造型非常别致,建筑精美。1908年哈尔滨建成了两座同样名字的教堂:圣伊维尔教堂。一个是沙俄军方教堂,第二个是普通教堂。军方教堂里面藏有日俄战争时一部分官兵的骨灰。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建于1912年,对它来说,这已是第三次迁移,本来它是木头结构教堂,属于沙俄护路军队教堂,位于哈尔滨马家沟。1931年改建为多钟楼式的砖石结构建筑。文化大革命时被损坏,但现在已重建并开放。
俄国发生革命以后,1922年,哈尔滨的东正教教徒人数大概有30万人。这也可以说是1922年—1924年教堂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根据有关资料《满洲宗教志》,这期间,哈尔滨建成5座教堂,2座修道院,中东铁路沿线各地建成11座教堂。1924年俄国侨民继续来到中国,到1928年达到10.8万多人。从1928年以后,圣伊维尔教堂开办了两期神职人员培训班,每一期20个人,分正式和旁听两个类,每期学制3年。后来他们开办了一所圣弗拉基米尔学院。该学院设立了神学、东方经济和工程技术三个系。神学系是俄国东正教在国外的最高学府。
1922年哈尔滨东正教会,哈尔滨教区正式成立。从此之后,在哈尔滨的东正教机构的活动就更多,不但有宗教活动,而且还发行和出版自己的宗教方面的书。这些刊物不但在哈尔滨销售,而且也在欧洲和美国卖。其中影响比较大,出版时间比较长的是双周刊《圣赐食粮》(别的译本叫《天食》)。这个刊物在1926年创刊,由喀山男子修道院主办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俄侨出版的宗教刊物还有:《播种者》、《基督之路》、《信仰与生活》、《东正教之光》、“神圣之春”等。俄侨东正教会在哈尔滨也有过自己的出版社,出版过一些宗教书籍。
哈尔滨的基督教青年会正式建立于1919年,一直到40年代末,这个基督教会在哈尔滨青年活动方面和在哈尔滨青年教育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在哈尔滨,从1932到1942年是宗教活动最鼎盛的时期。俄侨中各个民族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堂里进行宗教活动。在俄国发生革命以前,哈尔滨只有一个圣尼古拉大教堂和5—6个普通教堂,40年末—50年代初,在俄国侨民离开哈尔滨之际,哈尔滨有22座大的东正教教堂、2座天主教教堂、3座清真寺、2座犹太人会堂和祈祷堂、乌克兰人教堂、亚美尼亚祈祷堂和2座浸信会教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