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网专题 > 国内 正文
简体 繁体
福建:在艰难中起步 在曲折中前进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5-06-11 12:21:23
 

  福建在历史上曾经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在宋、元时期,随着港口的对外开放,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福建与海外贸易往来频繁,进入经济鼎盛时期,在全国占据重要的位置。明清两代,福建的丝织业、制糖业、制茶业、造船业、造纸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自从封建统治阶级实行闭关自守的“海禁”以后,福建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近代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后,福建经济每况愈下,基础脆弱,结构畸型,到1949年已处于全国沿海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省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福建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1949年全省粮食产量仅283万吨,甘蔗、水果、茶叶、水产品等生产水平也极其低下。在全省近7千家私营工厂中,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而且规模小、技术落后,在规模较大的100多家工厂中,平均资本也只有4万多元。工业企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工业部门残缺不全,重工业极少,轻工业主要是以农林、水产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初级加工,如木材加工、食品、造纸、制茶、制糖以及陶瓷、砖瓦、传统手工艺、金属制品修理等等。全省没有一寸铁路,勉强通车的公路不及1000公里,交通十分闭塞。教育落后,平均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数仅4.4人,人口素质差,文盲率高。物价飞涨,市场萧条,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广大劳动人民终年辛劳不得温饱,不少人背井离乡,漂流海外谋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但是,在艰巨复杂的建设过程中,也曾经发生过失误,遭受过挫折,福建人民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开拓前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立即着手实行各项社会改革和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仅用3年时间就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1952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已达15.27亿元,比1950年增长43.4%,三年间国家对福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累计7987万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总投资8.55亿元,主要建设工程有鹰厦铁路、古田溪水电站和部分公路主干线,农田基本建设和部分轻工业项目。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农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7.5%的速度递增,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317公斤,比1952年增长7.5%。工业生产也捷报频传,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16%。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0.9%,平均每年增长11.3%。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526元,比1952年增长36%。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全省人均储蓄存款由1951年的1.48元上升到1957年的9.55元,城镇人民生活迅速得到改善。

  1958年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思想抬头,在经济领域刮起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生产倒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在“高速度”以后的1960~1962年,福建省的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下降23.5%,粮食产量从1957年的444万吨下降到1962年的358.5万吨,油料产量从9.39万吨下降到6.46万吨。市场紧张,物价上涨,城乡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此后,经过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左”的错误,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大力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加强农业、支农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领导,到1965年,全省社会总产值回升到45.13亿元,比1962年增长40%。其中农业总产值18.8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4.5%,工业总产值17.2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5.8%。工农业结构有所改善。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建设的外福铁路、漳龙铁路以及三明钢铁厂、三明重型机器厂、三明冶金机械厂、三明化工厂、福州第二化工厂、漳平及龙岩煤矿、潘洛铁矿、古田水电站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经过几年的整顿、建设,逐步成为福建省重要的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生产基地。1965年,福建境内铁路营运里程已达873公里,比1957年增加229公里,沟通了福州、厦门、三明、漳州、邵武、南平、永安、龙岩等20几个市县。公路通车营运里程达14251公里,比1957年增长1.4倍,公路网密度提高到11.7公里,约有80%的农村乡镇通了公路。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1966年开始了持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左”的思想进一步泛滥,在经济工作中大批“唯生产力论”;在农业上搞“以粮为纲、战备夺粮”、“割资本主义尾巴”;在工业上搞“大而全”、“小而全”,“小三线”建设全面开花;在基本建设中“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生产布局不合理和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也受到严重摧残,人民生活徘徊不前。由于全省广大群众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抵制,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守岗位,艰苦奋斗,使生产建设在折腾中仍有发展。1967年至1976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2%,但各年速度起伏很大,全省社会总产值1966年为51.32亿元,1967年下降至46.68亿元,1968年更降至37.62亿元,两年下降27.7%,其中仅工农业总产值1968年即比1966年下降26.9%。1968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为10年前(1958年)的水平。农业经过连续两年减产,1968年粮食产量仅为424.2万吨,比1956年的443.5万吨还少19.3万吨。10年累计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基建投资达37.74亿元,其中工业部门投资22.61亿元,陆续建成投产了青州造纸厂、福建维尼纶厂、永安水泥厂、古田溪梯级电站后续工程、厦门感光厂、福州缝纫机厂、福州及厦门自行车厂等大中型及重点工程。还修建了闽江大桥、乌龙江大桥,扩建了福州军用机场,开通了福州至上海、北京、南昌等民用航线。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福建即着手进行经济恢复和初步调整,在短暂的两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方面致力于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在1977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比上年增长9.9%,粮食产量增产11.1%。工业生产进行了初步整顿,速度加快,工业经济增长率从1976年的1%提高到1978年的19.7%。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迅速转入正常轨道。但是由于对“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严重恶果估计不足,缺乏对经济建设的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这一时期仍然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重速度、轻效益,使十年动乱造成的严重比例失调和经济困难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扭转。

作者:    来源:     编辑: 刘蕊 ( 刘蕊 的博客)
 延伸阅读
 24小时新闻排行
·我省二级公路两月内取消收费 部分转为一级或高速路
·伊春市政协副主席张金铸任伊春光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哈尔滨市现有2500所中小学校 2020年将撤并为800所
·省联通:3G五月放号 完成全省13地市市区3G网络覆盖
·哈尔滨西客站征地拆迁开始 3月10日前动迁全部完成
·哈站13日始发列车剩余票额统计表
 精彩导读
·CNN名记深夜携毒游荡 被捕时绳绑下体皮靴藏性玩具(图)
·网传女孩遭人暴打扒衣视频  都市女性流行拍裸体照(图)
·波兰13岁女孩杀入时尚圈  揭秘日本性爱娃娃制作(组图)
·蒋雯丽老公搂中戏校花喝酒  关之琳拖壮丁填补空虚(图)
·背景吓死人的社交名媛  新生代艺人胆战心惊三角恋(图)
·爆容祖儿和英皇老板亲密照  大牌女星"伤自尊"瞬间(图)
 视 频 访谈 电台 直播 卫视新闻 卫广新闻
 互动类精彩导读
·网民看《赤壁》遭遇侵权 起诉万达影城广告多
·情感心情日记 今生再寂寞 也绝不做你的情人
·银行教你6大绝招识别假钞 假币没有凸凹感
·小说连载 一个北漂女演员的辛酸自白
·500元诚租女友! 妖舞哥哥租女友回家过年
·50岁男人想通了! 老来夫妻骂是爱
 休闲类精彩导读
·CLANNAD AS制作话数决定!
·惊天大雷!Macross F剧场版启动
·柊镜入赘初音家族,幸运星OVA先声夺人
·虚拟偶像歌手新品12月再登场
·性惩罚可导致丈夫心理阳痿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