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有三样"进口"的东西,品尝起来交口称赞,那就是面包、红肠、啤酒。单说这红肠(俄语"力道斯"),外地人来哈免不了先吃为快,果然味道好极了。
这需要历史,没有历史的积淀,便没有浓郁的芳香。原来,哈尔滨灌肠工厂,创建于1901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哈尔滨著名的老字号。
由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外国人大量进入哈尔滨,肉制品极为短缺,这种现象被从海参崴来哈寻觅发财机会的俄籍波兰人特洛穆义西耶尼科夫看准,认为是个绝好的发财之道。于是,他从海参崴招来十几名制作欧式肉食品的中国技师和工人,同时向中东铁路工程局申请在秦家岗(今南岗)坡上建一座带有门市的俄式板夹泥房,面积约有200平方米,并购置一些灌肠机器。1901年以"前店后厂"的形式开始营业,取名为"戛斯特洛诺穆灌肠工厂"。
开业后,由于产品质量好,又是独家经营,当时产品供不应求,特别是军队需要量大,这个厂就昼夜加班生产来满足市场的需要,一年就获利近10万卢布。另外由于秦家岗发展较快,铁路局办公大楼竣工,大批官员和技术人员搬迁到秦家岗。尼古拉大教堂建成后,不仅神职人员居住此地,广大信徒也拥向这里,秋林公司也从香坊搬迁到这里,建起营业大楼,秦家岗成了中东铁路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的繁荣给这个厂带来了巨大利润。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帝国主义各国武装干涉苏俄革命,1918年哈尔滨成了协约国干涉军的转运站,许多干涉军驻扎哈尔滨等待开往苏俄,这使灌肠厂销售额直线上升,促使这个厂迅速发展,到20年代就在原地建起砖造二楼,400平方米,店容店貌焕然一新,仍为前店后厂。
前店为带酒柜的大商店,经营范围扩大一倍,除销售本厂生产的欧式肉制品外,还经营各种面包、世界名酒、香烟、饮料、罐头、乳制品、腌渍制品以及其它食杂商品等。厂店从业人员增加到40多人(工厂30多人,酒店10多人),全厂除经理、会计外全部任用中国人,又由海参岵高新聘来高级灌肠技师傅书义,肉制品日产量也提高到500公斤。到了20年代以后,哈尔滨逐渐出现一批大大小小的灌肠厂、铺,其中秋林公司灌肠厂竞争力最强。因此,戛斯特洛诺穆灌肠工厂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始终保持欧式传统配方,以优质取胜,以服务周到见长。
这个厂有了名气,俄国在哈尔滨的上层人物,中东铁路局局长霍尔瓦特,白俄临时政府的首脑人物等都派人常来厂里购买各种欧式产品,就连沙俄财政大臣维特来哈尔滨视察中东铁路时所吃的肉制品,均由此厂供应。各种大型宴会都离不开这个厂的烤奶猪、馅鸡、馅鸭、馅鹅等产品,各时期驻哈领事人员也是这里的常客。从此这个厂不仅誉满哈尔滨,而且驰名国外。
1940年,由于特洛穆义西耶尼科夫患脑膜炎不能工作,由大掌柜孙文山、二掌柜孙显廷等以伪币4万元把这个厂兑过来,并改变过去专为外国人服务的狭隘经营方向,面向中外顾客敞开服务,日产量上升到1000多公斤。1944年被迫停业,1945年日本投降后,戛斯特洛诺穆灌肠工厂立即重整旗鼓。股东们一致意见,商号应改为中国店名,于是取义在松花江之滨,把商号改为"松江号灌肠工厂",并召回全厂老职工,把厂房、机器修整一新,又添置一些新机器设备,到1945年全厂职工70多人,日产量高达3至4吨。主要品种有:马斯果斯(特制干肠)、茶依那(茶肠)、格拉布斯(哈尔滨肠)、力道斯(红肠)、意大连斯(松江肠)、乌克兰斯(环形肠)、老巴克(火腿)、安特果斯(外脊卷肉)、格吉得克(里脊卷肉)、古列金克(王花卷肉)等,此外还有熏鱼、烤奶猪和烤山兔等高档风味、野味制品。
这以后又易名为"苏联侨民会灌肠厂"、"中国食品公司哈尔滨公司灌肠工厂"、"哈尔滨灌肠工厂","奋斗肉制品加工厂",直到1981年恢复"哈尔滨灌肠工厂"厂名,今在,已实现工、商、服务一体化,成为多种经营的综合性企业,只有一点没变,那就是地道的欧式风味,以质取胜的企业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