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城”遗迹已不见踪影,当年“中马城”的位置上,1982年建起了背荫河中心小学。
链接
中马城
731部队的前身。1932年,日本关东军石井部队中马大尉开进五常背荫河,秘密修建细菌杀人工厂,这儿以中马大尉为首,因而被称为“中马城”。1936年的一次监狱暴动使这一秘密杀人工厂暴露目标,1937年,731部队转移到离哈尔滨南的平房附近。
《五常文史资料》记载:从“中马城”跑出的人说,那里关押大部分是抗日志士和贫民百姓,每天给一些好吃的,然后隔几天就有穿白大褂的来抽血,这些血用来研究细菌,什么时候血抽净了,人就下落不明了。
东北网哈尔滨5月31日电 午的阳光,明媚地倾洒在静静的背荫河镇。镇中心小学传出孩子们朗朗读书声,与之毗邻的一家獭兔基地原种场的工人们在忙着给兔子们添草喂料。
翻开历史档案,让人很难想象,73年前,这家獭兔基地会是日本侵略军残杀中国人的细菌工厂“731”部队前身———“中马城”的核心地带,镇中心小学也是“中马城”的一部分。
据五常市文联秘书长、对“中马城”进行研究的沈启林介绍,1932年秋,驻在拉林的日本关东军石井部队中马大尉开进背荫河村,火车站以东2华里之内万余亩宅地及建筑物,全部被日军强占。紧接着大批日本宪兵队、守备队、警备队陆陆续续驻进背荫河村。
被抓来的上千名中国劳工在日军的刺刀下,日夜秘密施工,劳工都要戴上面罩,防范十分森严。
在1933年年初,以现在背荫河镇中心小学一侧的獭兔基地原种场为中心建起了一座阴森庞大的城堡,这里以中马大尉为首,因而被称为“中马城”。城堡总占地面积103500平方米。墙顶安装铁丝网,外墙四角各有一碉堡型炮台,南面有一个简易的飞机场。
居住在背荫河镇的老户姚军今年56岁,是镇中心小学的退休教师。他母亲活着的时候,经常给他讲耳闻到的“中马城”的一些事情。姚军说,那时,“中马城”的铁丝网就在背荫河村边,村里通往东部山区的道路改由北岗绕道而行。附近村庄的人远远只能看见城堡和高高的烟囱,一律不准靠近城堡,几乎天天晚上听到有大卡车从村子旁边开过,卡车被大帆布遮盖着。有一次,车被陷住了,日军叫附近的百姓来拉车,拉车人听到里面有痛苦的呻吟声,十分惊愕,至于车内拉着什么人,为何呻吟,当时无人知晓。
有时城堡内烟囱冒出烟时,还能嗅到死尸的焦臭味,在城堡东侧的一些村屯,顺风时还能看到刮出的一些黑色灰片子,近看上边均是布纹。有一次,一过路人为了走近道,误进“中马城”,竟被装进麻袋摔死,不留任何活口。
沈启林介绍,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愤怒的中国人拥进“中马城”。人们发现这里大多数监号室内用白灰刷新,但个别仍能看出紫黑色的斑斑血迹,让人不寒而栗。
1933年至1937年,“中马城”两次遭到抗日联军的袭击,1936年又发生了越狱事件,日军感到秘密已经泄漏,1937年8月,从“中马城”仓皇撤出。那次从“中马城”越狱逃出的12个人,后来都投奔了抗联三军,带头越狱的王子阳后升为师长。“里面关押的大部分是爱国志士,在‘中马城’吃得好,大米白面,但是就是隔几天就有穿白衣服的日本人抽上一大管血,直到最后支撑不了,仍被强制抽血,然后被送进焚尸炉焚化。”
《五常文史资料》记载,“中马城”自建立之始,到底惨死在这里的中国人民和爱国志士有多少,已无法考究。只知道“中马城”自使用之日起,监内押人每天都在600至1000人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