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购物中心九周年庆
·首届SUV越野驾控挑战赛
·“平安中国·平安奥运”
 首页  黑龙江  东北亚  国内  国际  教育  法治  图书  社会  体育  娱乐  报刊  图片
 黑龙江黄页  动漫  游戏  健康  IT  手机  房产  旅游  汽车  经贸  实用信息  经纪人
 餐饮  企业  评论  论坛  博客  访谈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2004年,贾樟柯、王小帅、朱文组成的第六代,终于集体登堂入室。在历经了十年坎坷之后,这些“奔四张”的导演,开始挣扎着在电影市场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这些依旧希望张扬自我的导演面对艺术、官方、市场,“一个头两个大”。看来,即使上岸了,第六代仍然徘徊在主流的边缘……

  2005,中国电影百年,第六代导演突然迸发出强劲的创作力,寂寥的中国影坛突然焕发了勃勃生机。陆川的《可可西里》、顾长卫的《孔雀》、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贾樟柯的《世界》、王小帅的《青红》……每一部,都有参加过国际电影节的光环,而且相继在国内上映。第六代导演真的崛起了吗?记者昨日采访了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电影评论家及演员们,他们的观点可说是各种各样。

  票房:第六代之痛

  从张元的《绿茶》到娄烨的《紫蝴蝶》,票房都是一路惨败,但2005年浮出水面的第六代导演更多,从陆续上映的作品来看,票房依然是他们的心头之痛。陆川的《可可西里》上映后,面对300万的票房,一度把原因归结为发行方不努力;顾长卫的《孔雀》上映时,其家人在西安某电影院看到稀稀拉拉的几个观众,竟然泪下,而且该片借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来爆炒,票房也不足千万;贾樟柯的《世界》在全国的宣传可算是不遗余力了,但票房却最终以100来万元收场,为此,他数次表示对中国电影市场感到失望……而之前,他们几位对票房都极有信心。

  有人说,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很奇怪。应该有150亿到200亿的票房容量,但多年来却始终徘徊在10亿元左右,如果每个中国人一年肯花10元钱看电影的话,中国的年电影票房收入就可达130亿元人民币。但目前中国人均电影消费不足0.8元,平均每人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而美国年人均进影院5.7次,韩国2.27次。那么,极有空间的内地电影市场为什么没有给初来乍到的第六代导演一丝甜头?

  小众:第六代之痒

  作为一个拍电影能收支平衡的导演,路学长坦言,“在我们的电影体制下拍的片子非常少。第六代导演很喜欢通过在国外卖得好来影响国内市场,现在他们回过头来主攻国内市场,我挺高兴,因为在国内拍片,周围同伴太少。”他称贾樟柯、王小帅的旧作最终能通过审查,在国内上映,应该称得上是他们的“处女放”,“要是‘处女放’不受欢迎了,他们也会好好总结的。为什么观众不爱看?接下来他们就能学会用市场来调节。”

  路学长称很多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是艺术电影,很难以商业的规格来要求。而不同的电影会有不同的观众群,对市场的诉求也大不一样。要让电影拍出来大家排队看,现在“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基础。不过作为第六代导演,票房是不能放弃的,大家也都没有放弃。都在寻找方法把观众吸引过来,把小众电影变成大众电影。”

  著名导演侯咏对于第六代集体井喷的现象,认为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他同时表示,票房确实很重要,对第六代导演能否顺利成长起着决定作用。

  第五代:不全是他们的错

  大多数第五代导演对第六代的作品都持肯定态度,包括周晓文。他对第六代导演的综合印象是他们都很有才。说到与市场接轨,他称:“老百姓首先就爱看刺激一点的东西,而我们的电影目前还做不到。有的导演考虑了大众,票房当然能好一点。但是我认为现在的电影既要有个性,还要有共性,这样(要让观众喜欢)确实太难了,甭管第几代,都难。”而且,票房这个问题很复杂,票房不好不一定是电影拍得不好。周晓文还举例说,在美国看一场电影一般是7美元,中国人的收入是美国人的1/25,但我们的中国影院呢,一场电影的票价竟会上百元,许多人看不起。看得起的人很多都开车,电影院旁边有停车场吗?美国的电影院都在超市旁边,免费停车。

  另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观众是被好莱坞、港台剧情片养大的,第六代导演还没有摸清这个方向,到底是用自己的电影改变观众,还是让观众改变自己的拍片方式,他们还需要与中国的电影环境接轨才行。

  学者:他们的作品很脆弱

  一直从事电影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影视系主任李亦中,昨日如此形容目前涌现出的第六代导演作品———“脆弱”。他表示第六代导演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拍电影的机会,但是却带出了一个怪现象:“现在片子拍好以后,就给媒体看,让他们帮着炒作。而不愿意给评论界拿来评论。”对于刚刚从地下走到地上的贾樟柯、王小帅,李亦中说,“票房很重要,走到了地上更需要大众的接受和认可。目前的情况是,观众根本不会走进电影院,这就不存在接受不接受的问题,人家根本就提不起兴趣。现在的第六代观众群依然太小。”

  对于第六代喜欢出没于国际电影节,李亦中教授认为参加国际电影节对第六代的电影的行销来说也是一种策略,叫出口转内销,好莱坞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孔雀》获奖后回内地放映的票房就比预期的要好一点。其实我们早就应该做一件事情,主创人员、评论界为什么不能沟通,我们要讨论的正是怎么让观众走进电影院,如何让中国观众接受他们的电影。票房失利也算是他们在交学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你的电影没票房,下一部电影谁给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