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购物中心九周年庆
·首届SUV越野驾控挑战赛
·“平安中国·平安奥运”
 首页  黑龙江  东北亚  国内  国际  教育  法治  图书  社会  体育  娱乐  报刊  图片
 黑龙江黄页  动漫  游戏  健康  IT  手机  房产  旅游  汽车  经贸  实用信息  经纪人
 餐饮  企业  评论  论坛  博客  访谈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新闻回放

 雨中记者守株待兔拍骑车人摔跤 引发职业伦理讨论

  昨日,数家新闻网站转载了一组发生在厦门的新闻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新闻事件尽管不大,但网上的评论却高达200多条,网民争论的焦点,在于记者传达新闻的责任和社会公德心之间应如何平衡。[全文](北京青年报5月11日报道)

 观点交锋

  有人认为: 明知情况的记者不就路上有坑提醒路人,而是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全文

  记者自己辩解: 他说:摄影记者这个职业有时候的确很残酷。当时狂风暴雨,我在那里坚持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等到那个场面。拍不到那个坑,有关单位或许不够重视,今天就不会填补那个坑,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多的人可能在雨中摔跤。[全文

  新闻学者说: 因为公众对正常发生的事情一般不太感兴趣。如果只拍一个坑,很难让大家觉得这个地方很危险,就需要一些冲击力强的照片。冲击力的照片怎么得来。冲击力的照片怎么得来?首先不能摆拍,但等待新闻事件发生又损坏了公众心目中记者的职业形象,平衡点很难掌握。即使在“新闻从业者应该是不偏不倚中立的观察者”已形成共识的西方国家,记者在这种情境下应该如何作为的争论也都一直存在。[全文

  首发编辑: 昨天,首发这组照片的媒体福建某报的编辑说:“就这一组照片本身来说,很精彩,比起只拍路边一个大坑的照片,当然更欢迎这种冲击力强的照片。但我在编稿时也考虑到了可能会引起的争论,所以在用一张还是用一组的问题上犹豫了一下。如果只用那张摔倒在地的照片可能会避开受指责的风险,但是并不精彩,而且对凸显事实的帮助不大。所以我用了一组,一个生动的瞬间,凸显新闻事实,再加上编后语,我们的编辑意图就很明显了。” [全文

  业内人士:记者的职业总是促使他更接近事实,尤其在媒体竞争激烈时,更接近新闻事件高潮时的图片更容易得到读者和编辑的认可。竞争给媒体的压力越大,媒体加在编辑记者身上的任务和责任就越大。所以,这个事件不单单是记者们的困惑,也是媒体把关人的困惑。全文

普利策获奖摄影师因何自杀?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奖。在1994年4月公布的获奖名单中,“特写性新闻摄影”奖项获得者是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一张苏丹小女孩的照片。然而,就在普利策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后,即1994年7月27日夜里,警察在南非东北部城市约翰内斯堡发现凯文?卡特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

  凯文?卡特之死是记者追求“好的”的新闻、“精彩的”的镜头,与社会公德之间尖锐冲突的结果。

  正是因为无法忍受外界公众与自己内心的道德困惑和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凯文?卡特在获得大奖仅3个月后即走上不归之路。

  这组照片忠实记录了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强,从摄影角度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抓拍。但这组照片又一次引发了对一个不算太过新鲜话题的争论———记者传达新闻的义务与社会公德心之间应如何平衡。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