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8日电 “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今日来到具有112年历史的国际亿吨大港青岛港。在这里,记者亲身感受到以“金牌工人”许振超同志为榜样的码头工人争创更高工作效率的决心。
在青岛港感受最深的就是精神力、文化力对港口发展的强力引领。据青岛港务局党委书记王伦成介绍,青岛港十几年来逐步形成了“一代人要又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又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又一代人的牺牲”的港口精神和以“信念、感情、珍惜、奉献”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王伦成说,青岛港是具有112年历史的特大型港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百年港口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发展,连续三年跨越两个千万吨级的大台阶,2003年吞吐量超越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劲超424万标准箱,跃居世界集装箱大岗前14强。十多年来,累计上交国家各种税费54.8亿元,资产总额由5亿元增值到113.2亿元,为国家净增100多亿元优良资产。青岛港的发展与战略兴港密不可分的。
首先,靠科学发展观打造了一个国际亿吨大港。青岛港的港口行业特色的服务品牌是:“振超效率 诚纳四海”。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港口的主战场在港外”的战略,提出“客户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千难万难决不让船东货主一时犯难”等一系列的服务宗旨。
其次,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凝练了一流的团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这是国有企业的一大优势,也是青岛港的一贯做法。青岛港前湾集装箱公司桥吊队队长徐振超,在全队积极倡导“五学”(学政治、学文化、学业务、学技术、学实践)活动,并实施了“岗位、管理、效率、服务、科技”五大目标再造,瞄准世界第一,全力打造核心优势。2003年4月和9月,徐振超率领他的团队,在集装箱装卸作业中,先后两创世界纪录,在国际航运界引起强烈轰动,被誉为“振超效率”。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孙波效率”、“华智效率”等十大“行业效率”勇贯中外,1204个岗位绝活叫响同行,铸造一流团队。
再次,靠科学的育人机制造就了一大批创业精英。“科技兴港、人才强港”,对这一战略全港上下心同此愿,志同此向。“金牌工人”许振超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用“知识干事业”的不懈追求与感人事迹,十分深刻地告诉我们一条至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今年上半年,青岛港完成吞吐量8102万吨,同比增长18.5%。集装箱完成243。7万TEU,同步增长16.7%。港口总收入完成20.3亿元,同比增长21%,港口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吞吐量预计完成1.6亿吨,实现连续四年每年净增2000万吨,集装箱劲超500万标准箱,实现港口发展新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