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曹智、李宣良)你是否遇到过的这样的场景: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孩子们在认真参观,而一些成年人却大声说笑?
这样的笑声深深刺痛了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211医院院长贾丹兵。正在北京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这位女将军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一提爱国主义教育,很多人以为那只是青少年的事。其实,成年人同样需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贾丹兵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她分别参加过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升国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小学生们唱国歌的声音尽管稍显稚嫩,但却都唱得非常专注。与小学生们相比,中学生显得“活泼”了许多,唱国歌的声音也“平和”了许多,有一半的人只张嘴不出声。在大学的升国旗仪式上,唱国歌的声音更小,许多人连嘴都没动,有些学生还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却在下降,这不能不说是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的遗憾。”贾丹兵说。
还有一次经历让贾丹兵难以忘记:有一次到长沙出差,她想去参观雷锋纪念馆。出租车司机是个25岁的小伙子,他瞪大眼睛看着她:“我还从来没有拉过成年人去参观雷锋纪念馆。”贾丹兵到了纪念馆一了解,来这里参观的90%以上是未成年人。
贾丹兵认为,自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出台了许多富有成效的举措,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如果忽视对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很难巩固下来。”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对青少年家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贾丹兵说,孩子没进入学校之前,家长必须给子女上好人生第一课;进入学校之后,家长则要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对子女的各项教育。
“目前,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家长和社会参与不够。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进步与否,很少关心他们思想的成长。”贾丹兵说,“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爱国主义氛围的家庭,会培养出具备高尚爱国主义情操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