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带着“民意”上两会
http://www.dbw.cn   2005-03-04 20:54:04

  东北网3月4日电据人民网转载《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沐浴和煦的春风,踏着春天的脚步,在这希望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政协委员,肩负着13亿各族人民的重托,会聚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

  从代表、委员们充满憧憬的言谈中,从一份份议案、提案和建议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企盼,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虽然代表、委员们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职责有区别,但在反映民意、建言献策方面应该说是共同的,他们都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心中装着一个大写的“人”字。

  ●带着港澳同胞民意而来

  100多名来自香港特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2日中午前往北京。这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皆是香港知名人士,除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外,还有刚增补为政协委员的行政长官董建华。

  “我们这次来了35位人大代表,代表了香港工商界、律师、医生、教育界、工会等广泛的社会阶层。”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招商局集团公司董事袁武热情地告诉记者:“大家都在香港工作生活,对香港情况非常熟悉,我们是带着香港同胞的民意而来。”

  在机场贵宾室,因平时各自忙碌而少有机会碰头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三五成群畅论时政,互相问起近况,不时“小声讲,大声笑”,趁机交换此次对“两会”的期望。

  人大、政协职能虽有不同,但关心的议题却很相似。除国家发展外,谈论的话题多聚焦于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关系及香港如何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政协委员卢文端关心农民问题,他的提案亦得到其他的认同,大家纷纷为该提案出谋划策,希望国家能更多地关心农民权益,助他们早日走上小康。

  刘佩琼代表则带了一份关于“香港定位应为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议,希冀在中央全力支持下,进一步巩固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政协委员马介璋今年有两个提案,一则希望中国立法保护海外华侨,一则力促香港机场“与时并进”,望在中央协调下,粤港合作能更上一层楼,早日实行一地两检,令香港亚洲交通枢纽的地位得以维持。

  上了飞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谈兴依然不减……

  13位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也来到了北京。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贺一诚代表表达了澳门同胞对内地繁荣稳定的希望,以及澳门同胞对中央政府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赞赏。他认为,从澳门回归后的发展看,建设和谐社会也是澳门发展的定位和目标。

  贺一诚代表十分关心泛珠三角框架下横琴岛的共同开发。他表示,面积等同香港本岛面积的横琴岛的开发意义十分重大,对港澳尤其是澳门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希望能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征求民意方式迭出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纪尽善日前在人民网上公开发表关于制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法》、《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和《企业信用法》等3份准备提交大会的议案草案。此举使纪尽善成为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中通过网络征集网民对议案草案修改意见的第一人。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和来自浙江的赵林中代表是两位去年“两会”期间见报率颇高、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朱永新委员通过人民网,创下网民征集提案之先例,引起极大关注。今年他的提案中,有关于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重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建议,件件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既有他的调研思考,也有热情网友的补充集纳。来自基层的赵林中代表,每逢“两会”,必先通过当地报刊、电视、广播等各种传媒公布其联系方式,向群众广泛征集议案,充分收集民情民意上会。此次他的议案中,重视关爱自闭症儿童、加强农民素质培训等等,都是他在基层所见所思和数百份群众建议提议的结晶。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邵月明     作者: 刘晓林 叶晓楠 张永恒
相关文章
期盼两会新亮点:更加务实、开放
老外眼中的中国“两会”热点
两会将有哪些热点话题? 百姓难事是焦点
“两会”报道忌“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