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 教育不公呼唤公平教育——代表委员“热议”教育公平
贫困生上学难、薄弱校更薄弱、好学校集中了更多家境好的孩子……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并且积极向农村和西部倾斜,然而“两会”前夕,教育领域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现象,仍然在陆续抵京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代表委员纷纷呼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教育公平已“凸显”为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亟需采取“突破性行动”。
现状:到底多不公平?
“公立学校的旧电脑,宁肯卖给收破烂的,也不愿意给我们。”2005年1月,北京某民办子弟学校校长无奈中夹杂着辛酸,“而我们,想买台电脑都难。”
这位校长的感叹,在不少政协委员心中引起了共鸣:委员们纷纷梳理教育领域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呼吁关注和重视这一现象。
择校风愈演愈烈,教育部门杀一儆百效果并不显著。柴宝成委员说,“要想孩子上重点,先交几万赞助款”、“择校费,择校费,含着家长多少泪”……这些社会新谚语道出了家长们内心的酸楚。资料显示,有的地方择校费“1分值千金”,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愿意“购买”更好的教育。正如一位家长所说:“过去孩子有书读就行了,可现在,上不好小学就上不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同是学校,相差万里。刘政奎委员说,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为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非常好,而在一些落后地区和大部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状况非常差,有的地方几乎到了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的程度。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性别差距……一项最新调查凸显了教育领域种种新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多家庭背景好的孩子集中在优质学校;在重点大学的校园里,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农家子弟的身影越来越少……
高考录取中的种种不公平、愈演愈烈的择校费……一系列新闻事件和街坊邻里的事情,让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切身感受到了教育的种种不公平。而教育到底有多不公平?谁也无法准确回答!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负责人杨东平在报告中指出,这是由于信息披露极不健全,测量教育公平状况的指标极少,且残缺不全。
症结:公平欠缺源自何处?
在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的设计中,受教育公平度是发展公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度、就业机会公平度)的三大指标之一,更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全国范围看,社会公平实现程度最高的依次是江苏、江西、上海。这一结果也许并不能说明一切,却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受教育公平度在不同省市有高有低。
原因何在?1日,刚抵达西客站的袁祖亮委员说,最大问题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欠债太多。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了一系列不公平现象衍生:有钱交“择校费”就可以上好学校,等等。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徐玉麟委员说,农村学校无论在财政投入的比例、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师资水平、师生比例都远远低于城市,农村每个学生的平均教育经费比城市少60%至80%。我国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都在农村,文盲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农村,文盲率是城市的2倍以上。
城市内,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失衡。徐玉麟委员认为,大中城市普遍有重点校、普通校、薄弱校,办学质量差距明显,“择校费”制度进一步加剧了各类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
去过不少地方进行调研的任玉岭委员算了一笔账:全国100个富县和100个穷县相比较,2001年财政收入相差17.4倍,这种情况下,分属于富县和穷县的中小学,其公用经费相差十分悬殊。小学公用经费,最高的省市同最低的省市相差50倍,初中公用经费最高相差92倍。
“两会”尚未启幕,致公党中央在关于“远程教育”的提案中明确指出,贫困地区人才需求量大,但学生经济条件差,又缺少网络学习条件,一些基层学习点难以维持生存,政府应增加对这些地区基层教学点的经费投入,减轻贫困学生的学费压力,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远程教育应向贫困地区“倾斜”。
任玉岭委员坦言,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要看到问题的客观存在,“承认问题的存在,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城乡考生何时能站在同一“起跑线”
对策:代表委员献计献策
“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这一问题亟应引起更大关注。”任玉岭等委员大声呼吁。
“贫富地区的教育悬殊,仅靠‘以县为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任玉岭说,青少年的教育程度,不仅决定着国民素质水平,而且会影响一个人的终生。应高度重视教育问题的存在,要对其采取突破性行动。除了认真解决九年义务教育的各种问题外,要千方百计发展高中和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
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关键、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牛文元委员倡议,要将广大人民群众引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增加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重中之重。只有让更多人民群众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才有可能让他们充分分享受到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同等机会,同样优质……好的教育应该为大多数人提供这种教育。政府部门应确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在不断保障教育经费充裕、稳定的同时,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提升和改善教育品质,确保教育公平。
许嘉璐说,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在硬件和软件都严重欠缺,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校长的管理水平也迫在眉睫。“校舍差一点可以,但教师的质量不能差。为此我呼吁了多年,而发改委的有关科目上仍然没有师资这一项。建议加大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加强教育对口支援。”
崔琳委员说,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公办中小学要尽快成为吸收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主渠道。
段雄委员表示,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的一种价值观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