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升: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问题与建议


2005-01-27 15:05:45

孙东升

  东北网1月27日电(记者 刘华)27日上午,政协黑龙江省九届三次会议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全体会议。政协委员孙东升作了题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建议》的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也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改革环境、制度建设和配套服务上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使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对这些问题应该加以研究和解决。概括起来有:

  一、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仍然是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

  从政府方面看,有的地方背上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的思想包袱,在改革面前显得犹豫、迟疑,甚至有所退缩;有的地方则将国有企业看作是负担,存在尽快“甩包袱”的思想;有的地方将企业转制作为政绩,盲目追求数量和速度;有的地方认为只有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的企业才是转制对象;还有的地方认为外资才是好的,不相信民营企业的力量,实际工作中很少考虑民营企业的参与等等。

  从企业方面看,部分原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担心丧失既得利益,对于体制的改变心存抵触;一些原国有企业的职工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认为自己从“企业的主人”变成了“打工者”,感情上无法接受;民营企业则往往受失败案例的影响,对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当一部分企业主“既想参与,又怕落套”。

  建议进一步加强贯彻中共十六大关于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大多数人理解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是“一盘棋”,国有经济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认识到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对国家、社会、国有企业及职工都是有益的,使部分人从对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排斥和抵触尽快转变为积极地理解和支持。要帮助企业职工树立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将国有企业改革完全等同于国有企业民营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是短期行为,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要选择那些在经营能力、社会诚信、综合实力、行业背景、扩张容量等方面能经得起市场锤炼的优秀民营企业来参与。新闻媒体要积极报道改制的成功案例和职工转变观念的典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仅在改制企业中加强宣传,在尚未改制的企业中也要进行大力宣传;不仅在政府和企业内部宣传,在社会上也要广泛宣传。

  二、尽快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使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步入规范的轨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产权的运营交易应当遵循市场规则,建立起公正、透明的交易平台和交易机制。目前各种类型的产权交易市场还比较少,且运作不够规范,中介组织鲜有作用,资产定价机制有待完善。

  建议充分发挥现有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提高产权交易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加快各类产权市场的建设,完善交易规则,提倡进场交易,杜绝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场外行为。发展产权交易要把握好以下环节:一是加快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产权交易一定要进场,防止不规范交易行为。二是解决好产权交易中的定价问题。价定高了,有行无市;价定低了,会造成国有资产的直接损失。尽快完善产权交易制度,其中包括作为各级国有企业出资人的地方国资委职责的到位,解决好交易规则和产权定价两大问题,将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科学的资产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包括咨询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各类中介机构的作用,以资产评估的价格为参考,最终通过市场公开竞价来决定产权交易的价格,保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符合市场化操作规则。

  三、采取多种组织形式、运用多种手段集中民营资本,为民营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支持,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力

  目前,民营企业已经参与改制的基本属于国有中小企业,而且大多是一对一的形式。随着改革的深入,今后面临的是改革将在规模更大或者难度更大的国有企业中推开,靠单个民营企业及其自有资金很难有实力参与进来。经过多年经营,民营企业积累了一部分资金,但这些资金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如果能够将这些分散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加以有效利用,势必能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还缺少有效的组织形式和金融手段来聚集这些民营资本。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影响了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性。

  建议将民营资本通过一定的渠道聚集起来,比如成立民营基金公司、允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民营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等,使这部分资金能够更多地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有利条件,履行服务职能,监督国有资产的有效授权和经营管理,但不要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同时,运用多种金融手段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如放大企业债券额度,方便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公开或定向募集资金;成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担保公司,规范操作,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扩大可抵押财产的范围,将动产、债权乃至应收账款都列为可抵押的财产范围之内;发展票据业务,银行承兑票据实现即时贴现,允许企业发行商业票据等。

  四、妥善安置人员,解决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后顾之忧

  原国有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是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难点。凡是改制比较成功的企业,都是人员安置解决得比较好的企业;人员安置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企业则大多无法正常运转。要保持改革不停顿,又要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妥善安置原国有企业职工就成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建议在指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认真强调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绝不能不负责任的“扫地出门”。提倡“先安置、后转制”,人员安置方案不落实企业就不能转制的做法,这样既较好地完成了企业改制,又解除了政府和职工的后顾之忧,维护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良好局面。对于企业资不抵债、收购资金难以承兑补偿保障的,应允许企业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分期付款,或将企业改制发展后上缴的税金、国有股权出让收益及土地经营收益等按一定比例设立专项基金,使职工接受由“企业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尽量使政府、收购方、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职工四方都能满意。

  五、加强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后续动力

  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虽然有经济实力,但其产品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不高,对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缺乏长远规划。一部分原来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在参与较大企业的改组改造后,对如何充分利用原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品牌等无形资产,如何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迈上新的台阶,缺乏驾驭能力。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还有欠缺,在技术支持、人才引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市场拓展等方面还不能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政府要提供相关信息,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积极鼓励企业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充分利用各类相关机构、场所、师资力量开展培训,组织考察,开展跨地区的交流活动,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建设。这样才能使民营企业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创造财富。

  六、规范特许经营行业的改制秩序,保证公共事业正常运转

  公共事业领域内的国有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以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应当更多地考虑其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在改制中采取更加稳妥的措施。一些非竞争性公共事业领域内的企业改制,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的热、电、水、气等企业要按国家颁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办理审批手续。由于这类企业提供的商品没有替代产品,需求弹性系数较小,因此,一旦企业形成垄断,价格很容易被企业所控制,消费者乃至政府都会显得极为被动,这就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建议加强对此类企业改制的重视程度,规范特许经营行业的改制秩序,建立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慎重对待公共事业领域内的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革要以保证人民正常利益和日常生活需要不受损害为前提,在公共事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认真审核收购方是否具有特许经营权,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坚决不发放特许经营许可证,不允许其参与公共事业领域内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岳同明     作者: 刘华
相关文章